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本以为美国绕开中国成功了,不曾想,中国一招直接反制,让美国也无可奈何!
重稀土这东西,说白了就是高科技的命根子。造导弹、新能源车、手机,哪个离得开它?中国靠着资源多、技术牛,早就把全球稀土市场攥在手里,供应量占了大头。 美国呢,虽然是科技和军事老大,可自己挖稀土、炼稀土的本事不行,80%以上得靠中国进口。这种“卡脖子”的感觉,美国早就受够了,尤其中美关系一紧张,他们就更急着找别的路子。 2025年春天,马来西亚传来大消息: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关丹的工厂开始量产重稀土氧化镝,还能卖出去。 这可不是小事,马来西亚政府高调宣传,说这能给经济加把劲儿,还能拉来投资。美国那边更是激动得不行,觉得这下能甩开中国了。 国防部的人赶紧开会,说这是建自己供应链的好机会,商务部还派人跑去马来西亚谈合作,甚至打算砸钱在那儿建基地。 但这高兴劲儿没持续多久,中国出手了。2025年4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甩出一条新规:稀土出口得证明最终用户是谁,不许转手卖给第三方。 这招太狠,直接堵死了美国想通过马来西亚“曲线救国”的路。专家说了,马来西亚那点产量才几百吨,美国一年要几千吨,差远了。 更别提技术还不成熟,很多设备还得靠中国,质量也比不上。中国的意思很明白:想绕开我?没门儿! 美国这下头大了。马来西亚的货不够用,自己国内的稀土项目又拖拖拉拉。成本高、环保严,德克萨斯有个厂子愣是被审批卡死。 没办法,企业只能咬牙继续从中国买,价格还因为限制涨了不少。美国贸易代表都承认,供应链脆弱得像纸糊的,中国的优势太明显。 马来西亚那边呢,也没好到哪去。工厂设备老出问题,修起来贵得要命,环保组织还天天闹,说废料处理不行。 政府想撑,但钱和技术都跟不上,国际市场压根不买账。结果呢,马来西亚的稀土梦还没起飞,就被现实泼了冷水。 全球稀土格局还是老样子,中国稳坐头把交椅。美国想多元化供应链的计划泡汤,只能干瞪眼。中国还趁机宣布新五年计划,要砸钱搞技术创新,稀土集团的新成果更是让同行都服气。马来西亚这事儿,顶多算个小插曲,改变不了大局。 说到底,这场稀土博弈暴露了不少问题。美国想自立门户,但技术、资源都不够硬;中国护住自己的饭碗,顺手还敲打了对手一把;马来西亚想蹭热度,却差点把自己玩进去。 全球化时代,谁也离不开谁,可关键资源这东西,捏在谁手里谁说话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