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7年,康熙亲征噶尔丹,粮草却被烧了。随行囚车中的纳兰明珠,咬了一口手中的窝头,随即断定,“皇上,有内鬼。” 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重臣,此刻正捧着个冷窝头陷入沉思,粮草大营被烧的消息在军中传开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窝头会撬动整个朝堂的格局。 战马扬起的尘土还没落下,押粮官葛礼就慌慌张张跑来禀报:三十万担军粮被噶尔丹骑兵烧了个精光。康熙气得摔了茶碗,当即下旨全军上下每人每日只能分到一个窝头。 大阿哥胤禔捧着窝头送到囚车前,看着昔日风光无限的姑爷爷如今蓬头垢面,心里头直发酸,纳兰明珠接过窝头咬了两口,突然盯着粮渣子发愣,浑浊的眼睛里闪过精光。 这事透着蹊跷。粮草大营的位置向来是军中机密,噶尔丹的人马怎会像长了眼睛似的直奔要害? 纳兰明珠眯着眼琢磨,押运粮草的索额图门生葛礼早不调兵晚不调兵,偏偏在紧要关头把护卫都支开了。 更可疑的是粮草烧毁后,这位总提调官居然安然无恙,把这些线索往一块儿拼,答案呼之欲出。 康熙帐中的烛火亮了大半夜。明珠递上去的"有内鬼"三个字在案头摊着,皇帝盯着折子出神,索额图这些年仗着国丈身份,把手伸得太长了。 太子宫里养着前明余孽,朝堂上结党营私,如今连军粮都敢动,是该给这老狐狸紧紧缰绳了,康熙捻着佛珠,想起二十年前处置鳌拜的光景,嘴角泛起冷笑。 要说这纳兰明珠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年平定三藩时,满朝文武都主张安抚,唯独他揣摩着圣意主战。 后来收复台湾,又是他力排众议支持施琅渡海,凭着这份机灵劲儿,从蓝翎侍卫一路蹿到武英殿,成了康熙制衡索额图的利器。 可惜权位坐久了难免忘形,卖官鬻爵的勾当越做越明目张胆,去年被御史参了一本贪墨两千万两,这才锒铛入狱。 囚车吱呀呀晃了半个月,纳兰明珠把朝局看得透亮,索额图如今权倾朝野,连太子的裤腰带都攥在手里。 康熙留着自个儿这条命,无非是要借刀杀人,果然,粮草被烧第二天,皇帝就把他的囚车挪到了中军帐旁边,当晚送来姜汤的侍卫说了句"圣上让您暖暖身子",明珠就知道这把赌对了。 要说康熙的帝王心术,那真是滴水不漏,早年用索额图扳倒鳌拜,后来又扶明珠制衡索额图。 如今明珠倒台,索额图尾巴翘上天,是时候再找把新刀了,李光地那帮清流最近上蹿下跳,明摆着要当新一代"孤臣",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借着粮草案把索额图党羽连根拔起。 战报传到京城那天,索额图正在府里听戏,听说葛礼被锁拿进京,手里茶碗哐当摔个粉碎。 这个不成器的门生,押个粮草都能出纰漏,更糟的是明珠那老对头居然借着这事翻盘,眼下正带着刑部的人满世界抓把柄。索额图在书房转了三圈,连夜往太子府递了密信。 紫禁城的更鼓敲过三响,康熙看着粘杆处送来的密报直皱眉,索额图果然沉不住气了,居然想借着太子的手保葛礼。 这步臭棋走得正好,往刑部大牢安插几个眼线,还怕抓不到结党的证据?皇帝朱笔一挥,着明珠主审此案,诏书送出宫门时,东方刚泛起鱼肚白。 要说纳兰明珠审案确实有两把刷子,葛礼在牢里挺了三天就全招了,供词里明里暗里都指向索额图。 什么私通前明余孽、勾结荷兰红毛,最要命的是在太子跟前煽风点火,这些罪状往朝堂上一摆,六部九卿都缩着脖子不敢吱声。 索额图跪在乾清宫前喊冤,康熙闭门不见,转头给宗人府下了道密旨。 秋后问斩的名单下来那天,纳兰明珠摸着新补的孔雀补服直叹气,索额图到底没能熬过宗人府的耗子洞,太子也被废了储位。 自己虽然官复原职,可再不是当年那个呼风唤雨的明相了,皇帝最近常召李光地进宫议事,那小子看人的眼神跟狼崽子似的。 明珠整了整顶戴,吩咐管家把各处孝敬的银子都退了,这把年纪,该琢磨善终的事了。 这场震动朝野的粮草案,说到底不过是康熙棋盘上的一步闲棋,帝王心术讲究的就是个制衡,能用个窝头撬动两大权臣,这买卖怎么算都划算。 倒是苦了那些押错宝的官员,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紫禁城的日头照常升起,琉璃瓦上的积雪化了又积,只是这朝堂上,再没人敢小看那个每天啃窝头的糟老头子了。 信息来源: 《清史稿·圣祖本纪》 《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王钟翰《清史新考》 孟森《清史讲义》
1384年,朱元璋赐岳父胡美自尽,胡美质问说:“父亲到女婿家看女儿,是再正常不过
【5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