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6年,康熙喝醉了误入辛者库,他看到一个倾国倾城的小宫女,随即就临幸了她。可康熙醒来就忘记了,小宫女却因此怀了孕。她生下龙子,康熙却没给她名分,她也不能抚养自己的孩子。 紫禁城的红墙里藏着数不清的悲欢离合,有个叫万琉哈氏的宫女,用大半辈子诠释了什么叫“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女子原是辛者库的杂役,辛者库就是宫里专门干脏活累活的地方,洗衣服、倒马桶、扫院子,啥苦差事都归她们管。 万琉哈氏家里祖上是包衣奴才,虽说父亲混了个五品小官,可在这满眼都是王公贵胄的紫禁城,照样低人一等。 康熙二十四年的一个雪夜,事情起了变化。皇帝在宴席上喝得醉醺醺的,七拐八拐走到了辛者库。 值夜的万琉哈氏跪在地上请安,烛光映着雪色,照得她眉眼清秀。 康熙一时兴起,当晚就让她侍了寝。这种事在宫里不算稀奇,第二天皇帝酒醒了拍拍屁股走人,连个名分都没给。 可谁成想一个月后,万琉哈氏发现自己怀了龙种。 孩子生下来是个男孩,排行十二,取名胤祹。照宫里的规矩,位分低的嫔妃没资格养孩子。 内务府的人把襁褓一裹,直接送到了苏麻喇姑屋里。 这老太太可不简单,当年教过康熙满文,算是皇帝的半个娘。 七十多岁的苏麻喇姑得了这么个孩子,当亲孙子似的疼,教他读书写字,更教他“多看少说”的保命诀窍。 万琉哈氏这边呢?生了皇子照样在辛者库当差。别的宫女背后嚼舌根:“生了龙种又怎样?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刷马桶!” 她也不恼,白天干活,晚上就着油灯给儿子缝衣裳。 绣朵祥云要扎三百针,绣条金龙得熬三个通宵,手指头扎出血珠子也舍不得停,这是她当娘的唯一能做的事。 日子一晃过了三十年,紫禁城里早就换了天地。 康熙晚年闹出“九子夺嫡”,大儿子被圈禁,二儿子被废黜,八儿子改名成了“阿其那”。 唯独十二阿哥胤祹,跟着苏麻喇姑学的“装聋作哑”本事派上了用场。 别人争皇位争得头破血流,他天天在内务府查账本,倒把宫里的开销管得明明白白。 康熙五十七年,皇帝终于想起还有这么个儿子。 看着胤祹把太后的丧事办得妥妥帖帖,老头子一拍大腿:“他母亲伺候朕这么多年,该给个名分了!” 这时,五十八岁的万琉哈氏这才被封为定嫔。 接到圣旨那天,她在屋里对着铜镜照了半天,镜子里的人两鬓斑白,早不是当年雪地里那个俏丫头了。 雍正登基后事情更妙,新皇帝把兄弟里闹事的收拾得服服帖帖,却对胤祹格外客气。 为啥?就因为这弟弟从来不结党营私。 雍正大手一挥:“定嫔养出这么个省心的儿子,准她出宫跟儿子住!” 万琉哈氏抱着包袱走出神武门时,眼泪把宫门口的砖地都打湿了,从十四岁进宫到七十岁离宫,整整五十六年没见过宫外的天。 要说这老太太福气在后头呢,住进儿子府里,孙辈绕膝,吃穿不愁。 乾隆爷上台后更把她当宝贝供着,康熙爷的妃子就剩她一个在世的了。 九十大寿那天,乾隆特意从圆明园送来八宝攒盒,盒盖上镶着东珠,里头装着苏州的酥糖、杭州的龙井、广东的荔枝干。老太太眯着眼笑:“我这是借了儿子的光啊!” 万琉哈氏活到九十七岁才走,比儿子还多活两年。 出殡那天,十二阿哥府门前白幡飘飘,来吊唁的官员排出去二里地。 老百姓都说:“这老太太前半辈子吃了苦,后半辈子享尽福,比戏文里的娘娘还有造化!” 要说她这辈子靠啥?就靠三个字:不争抢。该她得的,时间早晚会给;不该她得的,争破头也留不住。 紫禁城红墙黄瓦下,多少聪明人栽在“贪心”二字上,倒不如这个刷过马桶、缝过衣裳的辛者库宫女看得通透。 信息来源: 《清圣祖实录》《清史稿·后妃传》《内务府奏销档》
1686年,康熙喝醉了误入辛者库,他看到一个倾国倾城的小宫女,随即就临幸了她。可
烟雨故人泪
2025-05-27 22:15:24
0
阅读:1061
用户11xxx61
她父亲都是五品了,不低了吧,五品是分水岭吧这以上才是选秀资格,家里低于5品的才是宫女吧,5品在地方上都是大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