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巴基斯坦慷慨地归还了580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给中国,同时我国大方地将1940平方公里的罕萨(坎巨堤)送给了巴基斯坦。 中巴这波领土交换,其实是把历史旧账和现实利益盘得明明白白。 喀喇昆仑走廊这块地,从汉代起就是咱们的地盘,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在这儿响了两千年。 可到了清朝末年,英国人拿着《英俄协定》当幌子,把这片 5800 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划进了英属印度。 那时候清政府连自家炕头都顾不过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老祖宗的基业被人拿走。 巴基斯坦独立后,继承了英属印度的殖民遗产,喀喇昆仑走廊就这么落在他们手里。 但人家心里门儿清:这片地是中国的,当年英国人的条约根本不作数。 1963 年签边界协定时,巴基斯坦主动把走廊还给中国,这可不是什么 "慷慨",而是对历史正义的承认。 毕竟喀喇昆仑走廊卡在帕米尔高原上,是新疆通往南亚的咽喉要道,对中国的地缘安全太重要了。 至于罕萨(坎巨堤)那 1940 平方公里,其实是另一笔历史糊涂账。 清朝时罕萨是咱们的藩属国,每年给朝廷进贡砂金。 可英国人 1891 年派兵占领罕萨后,就把它变成了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 巴基斯坦独立后接管罕萨,但中国一直没承认这事儿。 1963 年谈判时,中国从大局出发,同意把罕萨划给巴基斯坦,条件是巴方必须放弃对喀喇昆仑走廊的所有主张。 这波操作背后藏着大智慧。 60 年代中苏交恶,美国又在东南亚搞封锁,中国急需在南亚找个可靠盟友。 巴基斯坦刚跟印度打完第一次印巴战争,也正需要中国牵制印度。 喀喇昆仑走廊回归后,中国在克什米尔地区有了战略支点,而巴基斯坦得到罕萨后,巩固了对北部地区的控制。 更关键的是,这次划界为后来的中巴经济走廊埋下了伏笔 —— 瓜达尔港到喀什的铁路,就从喀喇昆仑走廊穿过。 有人说中国 "送" 了罕萨,这纯属没看懂棋局。 罕萨在英国殖民时期就脱离了中国控制,巴基斯坦实际管辖了几十年,中国拿它换喀喇昆仑走廊,是用法理上的承认换取战略要地的回归。 这种 "以土地换安全" 的操作,在国际外交里再正常不过。 就像俄罗斯当年用阿拉斯加换钱,谁能说这是亏本买卖? 更绝的是,中巴通过这次划界,彻底堵死了印度的领土野心。 印度一直觊觎喀喇昆仑走廊,还在 1962 年中印边境战争中吃了大亏。 巴基斯坦把走廊还给中国后,印度再想染指这片区域,就得同时面对中巴两国的压力。 这种战略默契,让印度在南亚的扩张步伐整整慢了三十年。 说到底,领土问题从来不是简单的面积加减。 喀喇昆仑走廊回归中国,让我们在帕米尔高原扎下了根;罕萨划归巴基斯坦,换来了全天候盟友的信任。 这种基于历史事实和现实利益的外交智慧,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 当印度还在为几块飞地斤斤计较时,中巴已经用一次领土交换,奠定了半个世纪的战略协作。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过招 —— 不争一城一池之得失,而谋全局之胜。
巴基斯坦在“辛杜尔”行动中认输了---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