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9年,52岁的雍正皇帝召幸了年轻秀女马氏。
雍正七年,后宫骤然掀起一阵波澜。年仅十三岁的马氏,出身平凡,其父不过是个旗籍小吏,按理说连入宫服侍都够呛。她却在数百名秀女中脱颖而出,被皇帝一眼相中,当夜便被抬进了养心殿。这在当时,着实令人惊奇。 此前六年,这位以勤勉著称的皇帝,竟从未临幸过新秀女,整日埋首于政务,后宫嫔妃鲜少有机会侍奉。这次破例选秀,实则是太后懿旨,因皇家子嗣稀薄,急需添丁进口。马氏得以迅速得宠,全凭其青春靓丽的容貌——肤若凝脂,眼波流转,嫣然一笑,宛若年贵妃的年轻模样。
她初次侍寝的场景,至今仍是宫中流传的佳话。按照宫规,她沐浴更衣后,裹在锦被中被抬至龙床。面对这从未见过的阵仗,她紧张得瑟瑟发抖。雍正皇帝见她睫毛轻颤,却笑了,轻言一句“头一回都这样,别害怕”,便吩咐侍女放下帐幔。此后,她便得到了皇帝的专宠,夜夜承恩。短短数月,她便从答应升至常在,赏赐的珍宝绫罗堆满了房间,晋升速度之快,在雍正朝的后宫中绝无仅有。那些多年不得宠的妃嫔们,自然心生嫉妒,暗中使了不少绊子,但皇帝的宠爱,却无人能撼动。马氏也十分争气,虽然出身低微,却很快学会了后宫的规矩和为人处世的技巧,总是想方设法讨皇帝欢心。
好景不长。雍正八年,皇帝最信任的十三弟胤祥——怡亲王,因劳累过度英年早逝。这对于雍正皇帝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悲痛欲绝,甚至将带血的手帕放入弟弟的棺椁中陪葬。自此之后,他仿佛失去了灵魂,对朝政和后宫都失去了兴趣,马氏也因此失宠。 她日夜祈祷,却始终无法再见到皇帝一面。 等到皇帝病愈,早已将她遗忘。
令人讽刺的是,皇帝复原后,竟立刻召见新秀女侍寝。与马氏同时入宫的刘氏,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成功地得到了皇帝的临幸,并迅速怀上了龙子,生下了六阿哥弘瞻。凭借着儿子,刘氏迅速晋升,而马氏却日渐冷落,甚至连生活所需都被人克扣。
雍正十三年,雍正驾崩,年仅十九岁的马氏,如同后宫中无数无子无宠的女子一样,被新皇帝乾隆安排至寿康宫,了此残生。她孤独地度过了三十三年,最终只得了一个“马常在”的谥号。 甚至连身后事都极其凄凉,棺木在田村殡宫停放了七年之久,直到乾隆四十年才被移入泰陵妃园寝。她的命运,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伴君如伴虎”,荣宠与冷落,不过转瞬之间。 她的故事,只是紫禁城中无数悲剧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