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元宵节,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食堂竟然有红烧肉,一时馋嘴的他,便决定

蕊蕊聊过去 2025-05-28 11:43:33

1950年的元宵节,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食堂竟然有红烧肉,一时馋嘴的他,便决定去食堂吃碗红烧肉再回家,却没想到这碗红烧肉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1950年的元宵节,对孙家栋来说,本来是个普通的日子。那时候他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正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准备回家跟家人团聚。那年月,物资匮乏,能吃上一顿像样的饭都挺奢侈。孙家栋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学校食堂时,突然闻到一股红烧肉的香味。这味道对他来说太诱人了,平时难得吃到肉,更别提红烧肉这种“高级货”。他犹豫了一下,心想吃完再走也不迟,就掉头进了食堂。这一决定,看似平常,却成了他人生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点。   孙家栋,1929年出生在辽宁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吃饱饭就算不错了,肉更是过年才能见着。他从小就聪明好学,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1948年,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那时候国家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学工科的人肩上担子都不轻。1950年,他已经完成了本科学习,正在哈工大继续深造,准备为国家建设出力。元宵节前,他本来计划回家看看父母,但这碗红烧肉却让他临时改了主意。   那时候的食堂可不是天天有肉供应。1950年,国家还在恢复期,粮食和物资都靠配给,能吃到红烧肉多半是碰上了啥特别的日子。元宵节是个传统节日,学校可能为了让学生们过个好节,特意加了餐。孙家栋走进食堂,端起那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吃得心里暖乎乎的。吃着吃着,他跟旁边几个同学聊了起来。那天食堂里人不少,大家一边吃一边说,话题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国家需要啥样的人才。有人提到苏联专家最近在学校讲课,说工业化和国防建设急需技术骨干。这话让孙家栋心里一动,他开始琢磨自己能干点啥。   孙家栋本来就对机械工程感兴趣,但那天在食堂听到的消息,让他第一次认真思考起未来的路。吃完饭,他没急着回家,而是跑去图书馆查资料,想多了解点苏联的工业技术。那时候,苏联是中国的“大哥”,很多先进技术都得靠他们传过来。孙家栋翻了几本书,觉得自己的专业要是能跟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兴许能干出点名堂。这念头一冒出来,就在他心里扎了根。从那天起,他开始主动找老师问问题,参加苏联专家的讲座,恶补了不少知识。   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1951年,国家开始选派留学生去苏联学习深造,重点是航空和国防相关的技术。孙家栋因为成绩好,又有钻研劲儿,被老师推荐上了名单。他自己也挺积极,觉得这是个能报效国家的机会。那碗红烧肉之后,他的心思已经不在小家上了,而是放到了更大的舞台。1951年,他踏上了去苏联的路,进了莫斯科航空学院,学起了飞机设计和制造。这一步,直接把他带进了航天领域。   在苏联的几年,孙家栋学得很扎实。1950年代,中苏关系还挺好,苏联老师毫无保留地教,他也拼命地学。1958年,他学成回国,正赶上中国航天事业起步。那会儿国家穷,但决心大,要搞自己的“两弹一星”。孙家栋回国后直接进了国防部五院,也就是后来的航天部。他从基层干起,一步步参与了东风导弹和长征火箭的设计。1967年,他被调去负责卫星项目,后来成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这颗卫星1970年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正式迈进航天时代。   说起来,孙家栋能走到这一步,跟1950年元宵节那碗红烧肉还真有点关系。那天如果他没去食堂,没跟同学聊起来,可能就不会那么快下决心钻研技术,也不会有后来的留学机会。他自己后来回忆,说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就能推着你往前走。那碗红烧肉不是啥神奇的东西,但它出现在对的时间,给了他一个停下来思考的机会。从这点看,生活里的转折还真挺接地气,没那么多戏剧性,就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孙家栋的航天生涯不算一帆风顺。那时候条件艰苦,技术全靠自己摸索,连计算器都没有,全靠手算。他带团队的时候,经常得面对失败。导弹试射炸了,卫星上天没信号,这种事常有。但他从不抱怨,失败了就总结,再接着干。他的同事都说,这人脾气好,脑子活,从不摆架子。1970年“东方红一号”上天那会儿,他已经40多岁了,但干劲一点不比年轻人少。卫星成功发射,全国人民都听到了太空里传来的《东方红》乐曲,那一刻,他觉得这些年的苦没白吃。   后来,孙家栋还参与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1990年代,国家决定搞自己的导航系统,他已经是花甲之年,但还是挑起了大梁。北斗系统从无到有,到现在成了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他功不可没。2009年,他拿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算是对他一辈子贡献的肯定。但他自己挺低调,说这都是大家一块儿干出来的,他只是赶上了好时候。

0 阅读:523

评论列表

老蔡

老蔡

1
2025-05-29 01:29

没有红烧肉,也会有红烧鱼!套用一句烂大街的话: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