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男子去买三七,让店员帮忙打粉,却发现了他们的惊天秘密,三七放进机器,声

晓瑞聊社 2024-09-09 12:08:36

云南昆明,男子去买三七,让店员帮忙打粉,却发现了他们的惊天秘密,三七放进机器,声音却不对劲,三七粉一下就出来了,一摸温度凉凉的,他马上意识到他被掉包了,他赶紧报了警。

(来源:江西商报)

李强明来到一家药店,他可听说,这一带的三七特别好,买一点回去,不管是自己用,还是送人,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既然来到这个地方,不带一点回去,实在是可惜。

他走进这家药店,看到里面果然有不少老人,看来这里的药确实不错。

他的目的也很明确,只是想买一些三七,其他的药,反正哪里都有的卖,唯独这个三七,在这里不一样。

他让店员称了一些,店员却不紧不慢的,打了称之后,就拿手机在那里玩,真是店大财粗,不怕得罪顾客。

不过这跟李强明可没有任何关系,毕竟已经打好称了。

但是他看了看一块一块的三七,有些犯愁了,别人吃三七,都是吃粉的,这一块块的可怎么吃呢,他想到了要将三七打粉。

“你们店里可以打粉吗?”李强明思考了一下,想着在店里打粉。

店员头也不抬,用手往操作机器指了指,李强明一看,果然有一名女子在那里。

他便走了过去,跟女店员说了一声,让她帮打一下三七,女子便拿过袋子,将三七倒进机器,然后开始操作,一切行如流水,看起来非常正常。

可李强明确明显感受到不对劲,因为他的身份很特殊,经常会注意到一些造假掉包的事情。

在女店员打粉的过程中,李强明听到机器的声音,没有刀片打粉那哗啦啦的声音,而是像没吃饱没力气一样,发出微弱的声音。

一开始他还以为,可能是这个机器比较厉害,刀片比较锋利,所以不像别的地方,打个粉,还哗啦啦的响。

可接下来就不对劲了,明明三七刚刚放下去,三七粉很快就出来了,这让他有些惊讶。

他情不自禁地用手摸了摸三七粉,这下,他发现有猫腻了,三七粉竟然是凉凉的,没有一点温度。

但凡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整块的三七打成粉,经过机器的打磨,是会产生热量的,不可能没有一点温度。

正在李强明疑惑之时,店员准备帮忙打包,这时他环顾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又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疑点。

这个机器竟然直接焊在墙上,他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机器,在他的意识里,他所看到的打药机器,都不需要焊在墙上的,这一台机器也是普通的机器,这有猫腻,他肯定是遭遇掉包了。

他瞬间感到背后发凉,马上想起买药时店员玩手机的情景,他冒了一身冷汗,他看着店外那些老人,还在抱着希望来买药,如果这家店真的存在掉包,那么这家店真的是在谋财害命啊?

李强明发现这一切,他没有马上离开,他继续观看周围的一切,发现机器紧靠的墙,旁边有一扇门可以进去。

没错,猫腻就在这堵墙里面,李强明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他长期参与打假的活动,他很快能想出这家店,到底是怎样进行造假的,他马上报了警。

民警过来后,李强明马上将自己发现的一切告诉了他们,他说出了他们造假的经过。

原来这家店是这样进行造假的,有人来买药,卖药的人就将药的重量发给操作的人,操作的人便知道,粉打出来的重量大概是多少。

然后将药放进机器,将假的粉通过一个暗道放出来,这个暗道就是在墙里面。

而打粉的这个机器,是没有刀片的,整块的三七放进机器,原封不动地留在机器里。

就这样,名贵的药材卖出去,一来打粉,拿到的只是假药,名贵的药材还是留在了该店,进行二次销售。

这不是谋财害命,是什么,他们掉包的是药啊,不是别的生活用品,这是生病的人,报以希望的药材啊。

他们这样操作,让人以为,是药性慢,实际上是买到了假药,耽误了自己身上的病情。 那么该如何通过法律的角度,来认定此事呢?

1、该店如此操作,通过掉包的行为,将假的药粉卖给顾客,这是欺诈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此事发生之后,李强明一直问该店店员是否有掉包行为,他们不愿意承认,只是一直表示有话好好说,可以赔偿,但这件事的影响,不是赔偿的事,而是关系大家健康的事。

2、掉包的行为其实就是诈骗行为,其目的就是要非法占有大家的钱。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七这种名贵的药材,如果买的多,涉及的金额是很大的,该店显然已经构成了诈骗罪。

0 阅读:12
晓瑞聊社

晓瑞聊社

做自己,加油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