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2024的最后一天,五条人的新歌《一模一样》上线了。
这几天经常和朋友感叹,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今年迎接新年的氛围淡淡的。好像一年过下来,什么都变了,又似乎什么都没变。听到《一模一样》的时候,觉得那种难以名状的情绪似乎也和这首歌遥相呼应着。
我不知道20多年前,还在上初中的仁科是以什么样的角度写下这首歌的。这是一种早慧?还是一种偶然的灵感使然?这似乎又没那么重要。在歌里,寥寥几笔,四季穿梭,有趣的是每一句碎片化的描述仿佛又都可以和其他的句子发生一些微妙的关联。
春天,关于花香,关于幻想,你我见面。这个“你”不必是爱的对象,可能只是对这个世界上芸芸众生的泛指。夏天穿起漂亮的衣裳。秋天落叶片片,你我又见面,呼应了春天的相遇。而后是冬天,“在那寒冷的冬天,你穿着厚厚的衣裳,可你却说你感觉不到温暖,像春天般的温暖,像初次被我拥入怀中的感觉,一模一样”,又关联回第一句“人们还是像从前一样”,而后歌里一遍遍唱着“春天,又是那个春天”直到结尾。
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记得“九连环”这个玩具,这首歌的歌词结构就给我这样的感觉,每一个部分都仿佛盘根错节但又可以拆成碎片,那么是什么东西在定义人类感受的特殊呢?仁科在歌里没有作任何道理上的阐释,他只是勾勒,只是呈现,旋律创作上可以说极尽简单,一个旋律动机几乎贯穿全曲,往复循环,和歌词一样,也仿佛是一个个相互嵌套的连环。
而这种连环式的结构也正类似人类对时间的感知形式。人类在主观意识里,往往是用记忆中的某个碎片或印象作为时间的刻度,因此时间的流逝总要以过去的某个瞬间作为参照。而四季的变幻某种意义上也在提供这种瞬间作为变化的刻度。我常有住在热带的朋友觉得一年太难捱,因为感觉不到明显的四季时,常常会有种奇妙的焦躁。
我在想,这种焦躁或许也能印证当下的人们面对2024的情绪,挥别了极速发展变化的周期,这个时代的变化变得那么沉闷、那么慢。《一模一样》以一种质朴的视角切入,在当下呐喊着,“又是那个春天”,可实际上,每个人都在等那个一模一样的、能感知到温暖与变化、前进与希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