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准确解读经典文献才是考证文物的正确方向,挖坟不能代表考古。清朝对历代文

宇舒评文化要点 2025-02-23 10:08:32

重温经典、准确解读经典文献才是考证文物的正确方向,挖坟不能代表考古。清朝对历代文物身份瞎猜乱认、歪理邪说流传至今,这是必须拔乱反正的,因为明朝宫廷文物没有流传有序地交付清朝宫廷,清朝又没有真正具备鉴定文物资质的大收藏家兼大学问家,加之解放初文盲字盲占绝大多数,所以谬种流传至今。比如,所谓宋代五大名窑伪命题,纯属妖言惑众的不识字的文盲骗局。河南只有汝州窑、钧州窑,而没有封禅秘色汝窑和封禅秘色钧窑。元代《汝州志》记载了汝州窑产生于元代至元年间和“汝窑创始无考”才导致汝州窑的产生,证明汝州窑不是封禅秘色汝窑。河南郑州骗子不识字瞎搞“五代柴氏窑”妄图冒充封禅秘色柴窑(得名于告天柴礼)的骗局,可耻之极。浙江没有武则天封禅秘色越器,即没有文献“越窑”,浙江只有越州窑、五代吴越窑。所谓“中国古陶瓷学会”对封禅秘色即皇窑礼器是一窍不通甚至是一字不识,应该正名为“中国民窑古陶瓷学会”。中国文物保护必须从准确解读经典文献出发,由真正的大收藏家兼大学问家引领,文献记载和文物标准器相互印证——这才是真正的考古。挖坟由于古代早已十墓九空故代表性微乎其微,不能让疯狂的河南挖坟帮造假历史、官宣欺世、指鹿为马。

0 阅读:0
宇舒评文化要点

宇舒评文化要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