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香港的刘峙,给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发去祝贺复职的电报。蒋介石看到电文,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3-07 19:36:03

1950年,在香港的刘峙,给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发去祝贺复职的电报。蒋介石看到电文,想到徐州损失的五十多万大军,勃然大怒,下令免去刘峙的所有职务!   1947年,刘峙与一位老友一同回到了黄埔军校。   他看到的却是一片荒凉。   那一刻,刘峙不禁潸然泪下。   此时,他的军旅生涯已接近尾声。   刘峙出生在江西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在与地方势力发生冲突时不幸丧命。   刘峙与母亲相依为命。   母亲再婚后,刘峙被送往他继父家中,由其发妻唐氏抚养。   刘峙依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从小努力读书。   1924年,他在何应钦的推荐下进入黄埔军校。   刘峙被誉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   刚满30岁的刘峙在与共产党军队的斗争中,他表现得格外积极。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刘峙的名字也逐渐传遍了全国。   1927年,蒋介石决定背弃国共合作,在这场乱世之中,刘峙作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屡立战功。   他几乎将所有的战斗都化为胜利。   凭借着口才与教学能力,他很快并晋升为营长。   随后的棉湖之战中,刘峙勇猛冲锋,直接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在与孙传芳的战争中,刘峙表现出色,屡次立下赫赫战功。   1935年,蒋介石为表彰刘峙的忠诚与能战,授予其二级上将军衔,并将河南省政府主席的职务交给了他。   然而,西安事变后,何应钦建议刘峙带兵攻打西安,尽管这个决定与其他国民党高层意见不合,但刘峙还是听从了何应钦的建议,结果使得蒋介石与他之间出现了裂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于平汉路对军事和铁路交通至关重要,刘峙被指派负责防守这一战略要地。   刘峙设计了三道防线。   然而,在战斗中,他的防线很快被日军突破。   刘峙的应对措施显得仓促且缺乏决断力。   最终,他选择了撤退,导致保定落入敌手。   此举令全国人民愤怒,蒋介石本欲将其处置,但由于刘峙与国民党高层的私交,最终决定宽恕他。   蒋介石决定暂时罢免刘峙的职务。   但没过多久,刘峙又重新获得信任。   刘峙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绝对的服从。   刘峙曾被戏称为“称‘是’将军”,无论大小事务,只要蒋介石发出指令,他从不质疑。   1939年,刘峙被调任重庆,担任卫戍司令兼防空司令。   他负责编制防空系统。   为了获取更多财富,他在防空工程中大肆克扣经费,甚至挪用资金。   由于防空设施的疏忽,导致一场空袭后大量市民因通风不良而窒息身亡。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应,刘峙再度被撤职。   尽管如此,刘峙依旧得到了何应钦的庇护。   蒋介石依然没有彻底放弃他,1946年,刘峙被调往豫陕一带。   然而,这时的刘峙年事已高状态懒散。   刘峙未能扭转战局,在敌人主力集中优势力量的情况下,他的防线很快崩溃。   在这场战斗中,刘峙所在的军队被彻底击溃,5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蒋介石对他彻底失望,甚至连撤退的计划中都没有包含他的位置。   1949年,刘峙前往香港,寄望能够在蒋介石重新掌权时获得机会。   然而,蒋介石对于这位曾经的将领早已心生厌倦。   在台湾政府成功稳住政权后,刘峙最终被召回,但此时他已经没有了重返高位的希望。   在台湾,刘峙开始接受一个闲职“国策顾问”。   1950年,蒋介石在台湾复职时,刘峙发去了祝贺电报。   然而,蒋介石回想起他在淮海战役中的惨败,决定彻底解除刘峙的所有职务。   心灰意冷的他离开台湾,前往香港,并最终移居印尼。   在印尼,刘峙因经商失败而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他与妻子一同在当地教授中文。   直到1953年,蒋介石才因旧情将刘峙接回台湾,给予他一些闲职。   刘峙的生活越来越清淡,常常与妻子黄佩芬在家中度日,偶尔读书写字,直到1965年,黄佩芬去世。   此后,他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   1971年,刘峙在台湾去世,享年79岁。   刘峙共有六子三女,其中长子刘涤寰随杨庄丽长大,后随家人迁至台湾。   刘涤定不幸在台湾溺水身亡,而刘峙的外孙刘伟超在美国定居后,他的女儿刘洁成为西点军校的佼佼者,并获得布什总统亲自颁发的毕业证书。   参考文献:[1]张小波.刘峙主豫时期治理匪患的策略[J].兰台世界(上旬),2015(8):159-160    

0 阅读:2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