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邬达克设计的上海“宏恩医院”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5-03-11 15:24:05
1923年末,宏恩医院的神秘捐赠者,一对美国富商夫妇,因为在上海致富又无子嗣继承,希望回馈上海,造福国际社区。他们委托邬达克设计一座医院,造价没有限制,但若泄露其身份,合约无条件终止。 宏恩医院定位更接近一家疗养院。选址在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交界线的延伸段(今延安西路221号华东医院1号楼),到外滩开车仅需10分钟,交通便利,往西是大片农田,环境幽静。 宏恩医院,1926年竣工,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64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与砖木混合结构。整体格局呈“工”字形,地上有六层,局部地下为一层。它的外立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样式,内部装修考究,设施齐全,整体延续了古典主义风格。基于上海的气候,五层病房楼朝南一字排开,面向花园,医务楼临街布置在北侧,标准病房配备进口三件套的独立卫生间,整座大楼装载瑞士苏尔寿的冷气系统,这在上海系首例,全世界亦屈指可数。病房内X光、机械诊疗、水疗、理疗等医疗设施也是全上海最大最好的。建筑南立面三组顶部饰有山墙的巨大凉廊,主要用来遮挡夏季毒辣的阳光。一踏进医院门厅,就感觉像进入了一个华美的旅馆大堂。这里没有压抑冰冷的医院气氛,反而让人联想到托斯卡纳地区的乡村风光,这都源于捐赠者早年久居意大利留下的情结。门厅和接待大厅所有的大理石、雕饰和家具也都从意大利进口。工程伊始,捐赠者就开始规划、种植和养护花园,草坪尽头是广玉兰,四周是本地生长的各种灌木和花卉。 宏恩医院建成后被誉为“远东最好的医院”,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时任工部局总董的费信惇应邀担任医院管理委员会主席。 这是邬达克独立开业后完成的第一件重要作品,从此,这位“上海有前途的知名建筑师”开始跻身“远东最前沿建筑师的行列”。因为设计师信守诺言,1926年初夏,捐赠者得以亲历自己赠予上海的这份厚礼的落成仪式。 1950年10月,宏恩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次年8月更名为华东医院。原大楼现为华东医院1号楼,即老干部病房楼。这里是上海高干高知看病的地方。 图一:宏恩医院南立面 图二:航拍宏恩医院 图三:行号图上位置 图四、五:宏恩医院的报道 图六:平面设计图 图七至十七:宏恩医院的建设过程 图十八:宏恩医院全景

0 阅读:6

评论列表

喜欢吃草莓

喜欢吃草莓

5
2025-03-13 02:41

当时《宏恩医院》被誉为远东最好的医院。

巴扎黑

巴扎黑

1
2025-03-13 01:39

华东医院是上海一流医院、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屈指前卫的。

沙茶面

沙茶面

1
2025-03-13 01:05

业主想要回馈社会 造福社区,某些群体直接来来给自己的特权用,简直是对业主初心的一种侮辱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