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败:从太原之战到汴京之围

颢东看文学 2025-03-28 15:24:08
笔记灵感 我会被文字打动 ◻️《靖康之败》 ◻️赵大胖 著 · ◻️我们对宋朝的观感与古代其他王朝相比,或许更显复杂。 · ◻️一方面,宋朝是中国古代的科技人文的一座高峰,不仅饮食文化丰富,还能见识到全部的“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另外三种全部都是宋人发明创造的,而宋朝还是古代文学的另一座高峰,这实在毋庸置疑; / 另一方面,宋朝重文轻武,致使在面对外族入侵时几乎毫无招架的能力,更遑论还击,才有了史上“牵羊礼”之类的奇耻大辱。 · ◻️众所周知,太原之战是宋金战争初期决定北宋命运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 · ◻️北宋末年,金西路兵被阻绝于太原坚城之下,但太原既外无救兵,又内无粮草,守将王禀率孤军坚守长达280多天,金西路军统帅粘罕在城外筑城,将太原与外界彻底隔绝。 · ◻️而后太原城内弹尽粮绝,最终不守,也让太原保卫战成为“靖康之变”中最惨烈、最悲壮的一场战役。 · ◻️而本书正是“读宋史的赵大胖”对北宋王朝覆亡的全面、深入解读。 · ◻️我们从中不仅可以厘清当时事件的全貌,还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去观察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在其中发挥了何种作用,并最后如何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 ◻️本书别出心裁,从“一个兴奋的宦官”,即北宋政和年间的宦官童贯讲起,以此为切入,作为数十万字煌煌巨著的开端。 · ◻️北宋政和元年初,宋徽宗赵佶派了一个使团出使辽国,这是一次例外的外交行动,任务是去祝贺辽国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生辰。而宦官童贯是这个使团的副使。 · ◻️作者从这里开始,一路以生动流畅的笔触,书写出了太原之战前因后果,以及长达一年的围困。 · ◻️及至后来的汴京之围,则更让人潸然泪下——如果太原之战是亡国的序曲,那么汴京之围便是亡国的终章。 · ◻️我们会发现,在历史的洪流中,“大势所趋”是个极其可怕的词汇,因为它代表着一种个体已经无法阻拦的势头。 · ◻️民心所向、豪杰应运而生的时候,当然是极好的,一旦某种败局已经注定,被碾碎、被埋葬的,大多数还是历史夹缝中那些模糊的平民面容。 · ◻️这是历史的无奈,也是历史的苍凉。 · ◻️本书不仅写出了北宋的败,也写出来北宋为何而败,不仅写出了北宋的朝堂之争,也写出了战争细节,实为一本适合各种基础的人阅读的历史好书。 读书 历史 历史那些事儿 侃侃而谈历史 宋朝 北宋 当代读书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