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美和力量的🎁,送给最爱的她!
颢东看文学
2025-04-05 15:58:05
我会被文字打动 笔记灵感
◻️《一间自己的房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
·
◻️ 1928年10月,伍尔夫在剑桥大学做了两场面向女性的演讲——“女性与小说”。之后她在此基础上撰写《一间自己的房间》,并于1929年出版。
·
◻️伍尔夫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
·
◻️在看似繁杂实则铿锵的演讲过程中,伍尔夫提及了一个隐喻:女性想进行小说创作,就必须有五百英镑的年金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
◻️这“五百英镑的年金”隐喻的是独立思考的权利——女性拥有了私人财产,不必时刻仰人鼻息,肉体将不再辛苦操劳,心中也就将不再满是愤懑、怨念、恐惧和说教——对男性又了全新的认识,将目光转向更加宽广的天空,变得宽容,不带刻薄和偏见。
·
◻️而“一间带锁的自己的房间”隐喻的是思考的独立性——一个不被男权凝视和不被随意打断思考过程的空间,这是写作能够顺利发生的重要基础。
·
◻️为什么千千万万的女性,在读到大部分男人写的书时特别容易愤怒?
·
◻️伍尔夫指出,其实并不是我们在愤怒,而是因为男人们在发怒。
·
◻️长久以来男性通过矮化女性来体现自身的优越:如果“我”作为一名男性,哪怕毫无学识品德卑下,只要一想到“我”从出生便比这世界上一半人口要高级,“我”就十分膨胀和满足。
·
◻️所以女人要抗争,要珍视每一个独立思考、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女性视角进行创作,但不要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只有抛开性别意识去写作,才有可能达到莎士比亚那种炽热而澄明、心无旁骛的创作境界。
·
◻️近年来,“女性主义”空前盛行。许多人打着“女权”的旗号,行挑起两性对立之实。女权从来要求的不是特权,而是男女平权。
·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在看到抵抗辱骂女性名人的群体浪潮时,冷静下来想一想,她真的完全是因为她的所作为受到现在这样的待遇吗?没有一丝一毫因为她是女人?如果她是男人会不会好一点?
·
◻️我发现答案总是“是的”,从那以后我对此越来越警醒。
·
◻️此次西西弗独家推出的刷边版,方脊精装,三边刷粉金色,质感超绝,独家收录伍尔夫姐姐亲绘10+彩插,6大章节页均绘有房间内的细节角落。
·
◻️我会一次次被伍尔夫打动,而路还很长。
读书 西西弗书店 西西弗独家好书 文学 西西弗推石定制 伍尔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