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熊向晖准备退休,叶帅给中央提意见:他还年轻,应出来做事 1982年10月的一天,熊向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原来是中信的董事长荣毅仁。 此时,熊向晖已经准备退休,自己刚刚从调查部与统战部的岗位上退下来,可荣毅仁却在电话里告诉他,他很快就会到中信担任党组书记。 熊向晖与荣毅仁是老相识,老友的话还是让他不敢相信,可没过多久,组织上真就派人找他谈话了,他真像荣毅仁说的那样,成为中信的一员。 熊向晖也搞清楚了真相,原来是叶剑英元帅点了他的名,要他到中信工作。 熊向晖早年参加革命,后受到周总理的指派,进入到胡宗南身边长期潜伏。凭借着自己的才智,他得到了胡宗南的信任,在他身边获取了大量重要的情报,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卧底生涯,可以回归组织继续做事。当他身份曝光后,张治中这些国民党老人也都感到非常吃惊,可见熊向晖此前的潜伏工作做得有多到位。 周总理将他安排到了外事部门,熊向晖就此开始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外交生涯,由于主抓这方面工作的人是周总理,熊向晖等于继续留在总理身边担任助手。 他早在潜伏的时候,就有过一些外事工作的经验,对这些事情相当熟悉。在他的陪同下,总理参加了日内瓦会议等重要的外事会议,熊向晖也经常以新闻司副司长的身份,负责外事工作新闻招待会。 他的出色能力,让总理的工作压力减轻了许多,二人的合作十分默契,他们也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是如何从零开始发展起来的。 在总理身边的日子,让熊向晖学到了许多东西,他也慢慢成为外交部的重要一员,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过程中,他成为代表团的领队,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而且他还多次担任过驻外大使,为国家的外事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熊向晖转而负责统战工作,他也在这些新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少成绩。正因如此,当叶帅得知熊向晖准备退休的时候,他认为熊向晖在这些老干部中,还是非常年轻的一个,能力又相当不错,就这么退休实在是太可惜了。 因此,叶帅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想让他出来做事,中央听取了叶帅的建议,熊向晖就这样来到了中信,担任了党组书记、副董事长等重要职务。 当时,中信刚刚成立几年,它是荣毅仁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一个金融领域的重要企业。邓小平希望中信能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荣毅仁也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到了中信的建设中。 然而在复杂的环境中,中信这样新生的开放企业想要发展,还是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荣毅仁得知老友熊向晖的情况后,果断请他来这里帮忙,熊向晖也清楚中信发展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便与荣毅仁一起开始了对中信的改组。 熊向晖处理了几十年的国际事务,对于这方面的事情非常了解,他很快就制定出一份改革方案,荣毅仁十分高兴。他们立即开始在中信推动这场改革,经过他们的努力,中信的面貌焕然一新,也摆脱了桎梏自己的发展的枷锁。 在接下来的几年间,中信快速发展,在海内外的业务不断增长。很快,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成为改革开放中与国际金融界联系的重要窗口。 之后,荣毅仁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他想让熊向晖担任这个职务,然而熊向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只要能做点事就好了,于是他推荐了更合适的人负责这些工作。 原本在中信短暂工作一阵后,熊向晖就有了再退休的打算,可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拥护。 因此他的辞职报告打上去之后,荣毅仁也是百般恳求,又跟中央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才让熊向晖暂时打消了退休的念头。 就这样,他又在中信工作几年,直到1985年,熊向晖才正式退休。在离开前,他也与荣毅仁一起完成了中信的更新换代,可以确保他们离开之后,中信依旧能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晚年的熊向晖过着低调的生活,尽管自己先后担任过那么多重要的职位,他却始终保持着俭朴的生活方式,也不为自己的家人谋取任何好处。 后来考虑到熊向晖曾经的贡献,组织专门为他制作了一部纪录片,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他的事迹。 毛主席曾经称赞他,表示:熊向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熊向晖却很少谈起自己的贡献,总是以平常心看待这一切,2005年9月,熊向晖因病去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1982年熊向晖准备退休,叶帅给中央提意见:他还年轻,应出来做事 1982年10
寒烟锁重
2025-04-01 20:14:56
0
阅读:85
五湖四海
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