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来福的生母中岛清江要带他回国,来福大哭跑向养母孙振琴:“我要和我妈在

鉴史忆往呀 2025-04-02 13:52:07

1946年,来福的生母中岛清江要带他回国,来福大哭跑向养母孙振琴:“我要和我妈在一起。” 来福的原名中岛幼八。1岁时,中岛幼八随父母作为“日本开拓团”成员来到中国牡丹江。 不久中岛父亲被抓去征兵,一家生计因此没了着落。母亲不得已将儿子中岛交给一个小贩,让他帮儿子寻找一户好人家。 中岛辗转被孙振琴收养,并给他取名:来福。当时孙振琴已有一个孩子,增加一个孩子,生活必定会更加艰辛,但孙振琴夫妇还是决定养大这个孩子。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来福非常瘦弱,肚子突起。孙振琴每天早上起来给他肚子按摩,食物都是嚼碎后才喂他,中岛幼八幸运地活了下来,慢慢变得健康。 孙振琴每天都背着来福下地干活,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也都是第一时间给来福,从来没有因为他是日本人的身份就嫌弃他。 来福被收养第10个月,“开拓团”成员即将被遣送回国,来福的生母中岛清江在回国前,带着中岛的姐姐找到了孙振琴一家,想把儿子也一起带回国。 孙振琴紧紧抱住孩子不放,养了10个月的孩子终究是有感情了的,怎么能说放就放。 情急之下,中岛清江抢过来福往外跑,孙振琴连忙追了出去。 “来福被人抢走了”的消息迅速在村子里四散开来。赶来的村民在村口的庙前拦下了中岛清江。 不得已,当地办事人员来协调此事,和颜悦色问来福说:“你想到哪个母亲的怀里去?自己去吧。” 此时,在幼小的来福眼里,母亲只有孙振琴一人。来福大哭着跑向孙振琴,说:“我要和我妈在一起。” 中岛清江听到这句话悲痛欲绝,但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 第二天,中岛清江再次来到孙振琴家。她从随身包袱里拿出一条毯子、一个黄铜水壶,含着泪对孙振琴说:“孩子交给你了,请帮我养大吧。” 善良的孙振琴把毯子还她,说:“天冷了,你们在路上需要,留下吧。” 从那以后,来福在孙振琴一家的精心照顾下长大。 放学后,他会骑着小牛犊放牛;冬天和小伙伴们坐冰车,滑雪。养母孙振琴从来没有因为他是日本人而歧视他,对他比对自己的亲身孩子都还要好,这是来福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中岛清江虽已回国,但是他始终忘不了自己的儿子。 来福14岁那年,她再次通过有关方面向孩子传话,希望来福能回到身边。 当地政府找到了来福,将生母的意愿传话给了他。来福在读书的时候就知道日本是一个侵略国家,杀害了很多中国人,对日本充满了愤懑。 因此,来福明确表示拒绝回日本,说“如果把我拉上火车,也要跳车跑回来。” 当时,孙振琴为了来福的前途,将没有考上初中的来福,送到了太平沟林场子弟学校读书,与养父生活在一起。 孙振琴自己则回到了乡下。 在学校里,来福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位贵人——梁志杰的老师。梁老师给他打开了看待世界的另一扇窗口。 梁老师告诉来福,日本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日本也有很多勤劳勇敢,善良的日本人,如果日后能回到日本,为中日友好做出努力,会是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梁老师的一番话,让来福第一次有了想回日本的念头。 在梁老师的帮助下,来福开始和准备回国的日侨取得联系,着手办理回国手续。 回国要去海关办理相关证件,没有路费,来福就问养父要,原以为养父会拒绝,没想到养父很爽快答应了,对来福说:“可以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来福顺道回家探望已经很久没见面的养母。本想藏着海关的证件不想让养母知道,可还是被养母发现了。 原本以为养母会伤心难过。 没想到养母说:“你想回日本,妈不拦你,我把牛卖了,也要给你张罗盘缠。日本也是你的家,想往哪飞就往哪飞吧!妈不会强留你……” 来福哭着说:“妈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 由于时程安排紧急,来福没有来得及和养母告别,便离开了中国。 回到日本的来福,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日本生活,他非常思念远在东北的养母。然而当时时局影响,他没法回国探望养母。然而当别人问起他身份时,他总会说:“我是中国人,是中国母亲养育了我。” 中日建交后,来福终于有了回国探亲的机会。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养母已经去世多年。 得知当年因为自己的不辞而别让养母伤心难过,且养母生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再看他一眼时。来福在养母坟前,长跪不起,为自己不能报答养母的养育之恩痛哭落泪。 据载,当年日本战败撤走,遗留下了约5000多名日本遗孤在中国。善良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因为他们是侵略者的后代,而歧视他们,反而承担起了养育他们的责任。 他们在中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淳朴,以及养父母给予的养育之恩。长大后,为中日友好事业积极奔走,为两国的友好关系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要以史为鉴,方能面向未来。    

0 阅读:14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