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有一个姓王的宫女发现自己怀孕以后,不敢声张,只是尽可能地将此事隐瞒下来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03 08:59:06

明朝时期,有一个姓王的宫女发现自己怀孕以后,不敢声张,只是尽可能地将此事隐瞒下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终究是纸里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被太后发现了。然而,当太后知道这事儿是谁干的后,再也坐不住了。 宫女王氏出身于武将之家,是朝廷为皇帝朱翊钧选秀女时,因长相秀丽选入皇宫的。 只是,王氏的美貌在百花争艳的后宫中略显逊色,就没能“选在君王侧”,而是到李太后身边当起了奴婢。 某次,朱翊钧向太后问安,偶然发现站在太后一侧的王氏美艳过人,顿时春心荡漾。 有一回请安后,朱翊钧直接把王氏带到了偏殿,在那里临幸了她。 对朱翊钧而言,这不过是一时兴起,他从未想过要将王氏纳入后宫,甚至都没有把这次的临幸告诉文书房,让他们记录。 朱翊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提上裤子不认人”,朱翊钧可以忘记这次邂逅,但王氏的肚子却一天天大了起来。 王氏两三个月没来月事,她又急又喜,急的是不知如何处理,喜的是终于怀上了龙种。 王氏见朱翊钧未曾再召见自己,决定先把事情隐瞒下来。王氏拼命的用束带勒住肚子,以免显怀。 可她在伺候太后时,又止不住的干呕。 起初,太后让王氏找个御医瞧瞧,王氏借口称吃坏了肚子,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王氏的肚子渐渐隆起。 王氏在太后身边伺候,她的变化,李太后不可能没有察觉。 李太后屏退左右,单独留下王氏,威严的问道:“说,你怀的是谁的孩子?如果跟人私通,哀家念你陪伴多年的份上,可以既往不咎,等生下孩子,送出去便罢。” 王氏当即下跪,泪珠从眼角滑落:“太后,冤枉啊。奴婢所怀的,是龙种。” 王氏在跪在太后的床榻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 李太后大喜过望,立刻搀扶起王氏。 次日,李太后请儿子朱翊钧过来赴宴。席间,李太后单刀直入:“陛下,你可曾临幸过王氏?她怀孕了,怀的是你的孩子。” 朱翊钧当即否认:“儿臣不曾。定是那王氏想飞上枝头,而胡乱攀咬。看儿臣不治她个欺君之罪。” “君无戏言,果真没有?”李太后问完,朱翊钧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既然你不承认,那哀家就让人把《起居注》拿来,咱们对照一番。” 李太后指着《起居注》上,朱翊钧临幸王氏的日子给他看。 朱翊钧只好承认,太后安抚道:“这等好事,为何不承认呢?”叹息道:“为娘老了,就希望能抱个孙子。若那王氏生的是皇子,此乃你我母子之福,大明社稷之福啊。” 朱翊钧说:“可王氏只是个宫女。”言外之意,就是嫌弃王氏配不上他。 太后摆摆手:“这是什么话!为娘出身也不高贵啊!她地位低,咱们可以给她加封。” 在李太后的劝说下,朱翊钧终于敕封王氏为恭妃。 不过,朱翊钧与王氏只是一夜情,心里并不爱她。对于怀孕的王氏,也是不闻不问。 王氏倒是很争气,在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成功分娩,生下皇子,是为朱常洛。 都说子凭母贵,可朱常洛的生母并不“贵”。 相比于王氏,朱翊钧还是更爱郑贵妃。朱翊钧也爱屋及乌的想把郑氏所生的朱常洛立为储君。 按照古代的嫡长制度,王氏与郑贵妃都非皇后,她们的孩子都是庶出。 而朱常洛比朱常洵出生的早,所以是庶长子。因此,按照相关规定,朱翊钧必须立朱常洛为长子。 朱翊钧对朱常洛很不待见,也从未想过要把江山传承给他。 当朱翊钧按照惯例,召集群臣议论储君时,他心里早已有了答案。可百官们却认为,老祖宗的规矩不能破,必须立朱常洛。 为此,朱翊钧和官员们闹得不可开交,不少忠直之臣因为死谏,而削官革职,有的甚至押入大牢、发配边疆。 朱翊钧想了一出缓兵之计,“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一并封王,以后再择其中善者为太子。”奈何大臣们,还是不愿意。 在李太后的干预下,朱翊钧终于不情不愿的封朱常洛为太子,并让朱常洵去洛阳就藩。 在这场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中,王氏的命运十分凄惨。王氏被朱翊钧打入冷宫,她终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 还没等到朱常洛即位,就离开了人世。 而朱常洛只在皇位上待了一个月,也追随母亲而去。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