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高阳公主和丈夫房遗爱外出踏青,忽遇俊美和尚辩机。她一见钟情,立刻上前交谈,日日纠缠,和尚辩机被打动,二人情意绵绵,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丈夫房遗爱却敢怒不敢言。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庶出女儿,生母不详,但在长大后的公主中,特别得宠。她娇俏可爱,跟自己的父亲相处起来,自然亲切。 627年,在高阳公主长大后,做为老父亲的李世民就操心女儿的婚事,想让女儿嫁得好一点,日子过得舒服一点。 因为当时婚嫁基本就是世家垄断,所以,他在这个小圈子挑来选去的,挑中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 主要原因是房玄龄本人,很爱老婆,一般儿子像父亲,想来房遗爱也不会太差。于是大笔一挥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赐婚了。 两个从未谋面的年轻男女就这样成亲了,婚事盛大,百官洛泽不绝的庆贺,那一日热闹得很。 谁知,新婚之夜,高阳公主竟然不让房遗爱在房中过夜。原来房遗爱并没有像他的父亲,他过于懦弱,对于公主身段放得太低,让高阳公主一眼都看不上。 高阳公主再是皇亲贵胄,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对于夫君,更多的渴望是像父亲一样,魁梧有力,男子气概十足,谁知新婚夫君,一点也没有,她失望。 她不让夫君过夜,夫君就走了,一点也没有为自己争取一下。她更失望,所以破罐子破摔,就这样吧。 648年,日子不咸不淡地过着,在公公去世后,她甚至忽然一时兴起,想让老公房遗爱继承房玄龄的梁国公的位置,还有和他哥哥分财产。 可是当时的国策是朝廷的爵位都由长子继承,家里的财产也是由长子继承大部分。 为这事,高阳公主还闹到父亲李世民面前,当时父亲严厉地斥责了她。 他坐在桌案后,看着高阳说:“别瞎胡闹,这是国策,怎么能为了你,轻易更改。” 高阳不可置信,她不相信那么喜欢的自己的父亲,竟然没同意,她哭着跑出来父亲的寝宫。 后来,这件事,不了了之。 649年初,高阳和房遗爱去她的封地踏青,偶然之间,他们遇到了一位和尚辩机,他是玄奘的高徒,佛经翻译人。 高阳一见辩机就喜欢上了,只见辩机长的身形修长,丰神俊朗,英俊潇洒,和她梦中情郎契合起来。 高阳对辩机发动了猛烈的爱的冲击,辩机再是心如止水,修行多年。可如此密集的爱的攻势,他投降了。 他们在一起了,日子美好的不像话,天天飘飘然,到后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高阳甚至送了辩机贴身的玉枕,作为他睹物思人的信物。此时的房遗爱,敢怒不敢言。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小偷光顾了辩机的住处。他偷走了那个玉枕,好巧不巧,被御史抓住了,这个玉枕是皇宫之物,兹事体大,必得严肃处理。 细细审问下来,顺藤摸瓜,高阳与辩机的私情曝光,皇宫丑事啊,辩机的身份竟然还是隋朝遗孤。 父亲李世民知道后,特别震怒加担忧,经过衡量利弊,为李唐江山,他下旨判辩机腰斩之刑,并斩了高阳的十几个婢女。 高阳急得不行,那是她的爱人,她请求父亲刀下留人,可是没有用,他的爱人还是走了。从此,高阳内心深处对于父亲怀有莫大的仇恨。 649年5月,李世民去世了,在父亲的葬礼上,高阳面无表情,甚至没有流一滴泪。 在父亲去世,弟弟李治登基后,她开始放浪形骸,和好多和尚道士密切来往,此时的房遗爱继续默不作声。 后来,高阳可能玩累了,她又想起来让老公当梁国公,她就诬陷大伯房遗直非礼她,直接向皇帝李治打小报告。 这可是大事啊,皇帝李治就只能安排大臣长孙无忌查一下这件事,谁知,此时长孙无忌正在排除异己,房家正是他的打击对象。 这一查,拔出萝卜带出泥,一长串。被长孙无忌直接定性为谋反案。罪证确凿,皇帝李治就直接下旨将房家所有人赐自尽,高阳也不例外。 不得不说,一位父亲可能会纵容自己的女儿,再有错,也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弟弟就不一定了,尤其此时的房家,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大威胁,他配合长孙无忌,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对于高阳来说,可能正是因为人生太顺了,反而没有太多的敬畏心。生而为人,还是要保持本心,心如琉璃,透彻明净。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想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太好,都去更正一下;我们才能走正道,行正路,才长久。
汉末最强世家—汝南袁氏。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