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年间,河南开封府有一秀才李跃龙,娶私塾先生之女柳三娘为妻。 洞房花烛之夜,

品古观今吖 2025-04-03 10:43:46

宋仁宗年间,河南开封府有一秀才李跃龙,娶私塾先生之女柳三娘为妻。 洞房花烛之夜,李跃龙正准备脱衣休息,柳三娘阻止了李跃龙的进一步行动。 她说道:“郎君之才闻名遐迩,妾身今出一上联,郎君若能应对,妾就与郎君共枕眠。如若对不上来,就请郎君再赴学读书,今夜恐违你所愿。” 李跃龙心想,自己17岁就中了秀才,怎会怕和小娘子一较高下,浅笑一声便说道:“夫君我洗耳恭听。” 柳三娘不紧不慢地说道:“寒露已过,长空天天飘银丝。” 李跃龙胸有成竹地回答:“清明到来,大地夜夜得甘霖。” 刚才的对答如流,激起了李跃龙的好胜欲。 他倒要看看柳三娘究竟有何水平,便请她继续出题答对。 柳三娘看了了意气风发的李跃龙,又望了望窗外的浩瀚星河继续说道:“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这根本难不倒李跃龙,他脱口而出地回答:“地做琵琶路做弦,哪个能弹?” 柳三娘又出题曰:“二月春分,八月秋分,天气不长不短。” 李跃龙不假思索地说:“三年两闰,五年三闰,阴阳无对无错。” 接着,李跃龙表示,倒不如让自己出上联,三娘对下联,他也要试一试三娘的高低。 三娘点头应允,李跃龙言:“三尊大佛坐象坐虎坐莲花”。 柳三娘的父亲毕竟是教书先生,她回:“一个状元攀龙攀凤攀丹桂”。 这个下联是有所指的,李跃龙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前途无量。 如果能笔耕不辍的潜心深造,将来必有大造化,所以她希望来日夫君飞黄腾达,切莫忘记糟糠之妻。 李跃龙自然也明白娘子的苦心孤诣,他把三娘揽在怀里,轻轻地拍打她的肩膀:“娘子切忧心,他日遂了凌云之志,必将不负卿心。” 听到这里,柳三娘感动不已,她开始向李跃龙推心置腹。 三娘和跃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最了解夫君的心性。 自李跃龙中秀才后,少年得志而心绪不定,有些飘飘然,诵经背书远不如此前认真。 倘若如此,长此以往,李跃龙的大好前程将会毁于一旦,可能一生就止步于秀才。 听着娘子的肺腑之言,李跃龙长叹一声,转身下榻噗通一声跪倒在柳三娘的脚边。 柳三娘慌了神,赶忙上前搀扶,李跃龙开口道:“娘子的提点不无道理,自今日起,跃龙定当勤学苦练,恳求娘子监督才是。” 柳三娘又伸手去搀,李跃龙坚定地说:“娘子若不允,我便长跪于此。” 柳三娘非常欣慰,笑中带泪的连连点头答应。 自那以后,三娘日日陪跃龙读书。 夫君累了,她就捶腿捏肩,夫君饿了,她就,夫君倦了,她就在一旁督促。 宋仁宗嘉佑二年,李跃龙高中乡试第七名亚元,一下子成了举人老爷。 那一年李跃龙刚刚二十九岁,如果是以前的他,定当“飞上了天”。 可在柳三娘的监督下,李跃龙早已变了心性。 前来道贺的邻里们,踏破了李家的门槛,不论对谁,李跃龙都是一副谦卑的姿态。 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张乡绅,也带着大把的银两来了。 他开始和李跃龙攀附关系,一出手就是千两白银,还要为其置房置地。 李跃龙谢绝了张乡绅的好意,表示自己无功不受禄,大家同是乡里乡亲,大可不必如此客气。 自那以后,李跃龙开始和柳三娘四处游历名山大川。 他们一路走,一路停,来到了观音阁。 老住持一看是举人来了,就请李跃龙留下副墨宝。 李跃龙刷刷点点写下:“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日扬帆离古寺’”。 李跃龙又把笔给了柳三娘,柳三娘会心一笑写道:“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夫妇二人不顾艰辛,一直爬到了泰山之巅。 李跃龙凌于绝顶之上,饱览众山之小,不由得想起《论语》中的“仰之弥高”,脱口而出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论语也。” 柳三娘随声附和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直若登天然。” 是柳三娘在关键时刻,将李跃龙悬崖勒马,才成就了后来的大宋举人。 而李跃龙也没有忘记妻子的恩情,与之不离不弃。 他们两人夫唱妇随,谱就了一出世人艳羡的爱情赞歌。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