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6岁的女护士王清珍,用时三天三夜整理好了黄继光的遗体,没想到

蜀山史道 2025-04-03 10:52:34

1952年10月,16岁的女护士王清珍,用时三天三夜整理好了黄继光的遗体,没想到多年后她却自责的说:“我忘了一件事,这件事让我遗憾了一辈子。"

熊熊战火持续燃烧,战况一度陷入白热化,朝鲜战场上,医疗条件极为匮乏,药品和医疗设备严重短缺,然而,即使是在这种环境下,王清珍和其他医护人员也从未退缩。

为了救治伤员,王清珍常常需要自制绷带、采集植物生熬药汤,她们把树枝绑扎起来当做夹板,用被单撕成条作为纱布...有时候,王清珍不得不亲自为重伤战士做人工气管切开手术,她的双手常年浸在鲜血之中。

可是,王清珍从未将这视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对她来说,救死扶伤才是医护人员的本分,所作所为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当时一名排长腹部中弹,内脏严重受损,王清珍连忙找来导尿管抽出体内积血,却发现周围已无注射器可用。在生死关头,她孤注一掷,竟然用嘴含住导尿管吸出了排长体内的积尿,救了他一命。

还有一次一名士兵被燃烧弹击中,全身烧伤,嘴唇肿胀无法进食,王清珍便把食物嚼烂,一口一口喂进他的嘴里...对伤员来说,王清珍就是最暖心的天使,用赤诚之心拯救着一个个濒死的生命。

尽管朝鲜战争极为残酷,可王清珍从未后退半步,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一名优秀女护士应有的勇气和坚韧,在同袍们的眼中,她就是最可爱、最伟大的勇士。

战火无情,硝烟漫天,而王清珍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历练成长,从一个年仅16岁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医护人员。

随着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王清珍的施救经历也变成了佳话,在战地医院里无数次被反复讲述。她不仅多次获得嘉奖并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更一直保持着一贯的平易近人和谦逊作风。

上甘岭战役堪称朝鲜战场上的决定性战役,美军本以为用两个营的兵力,就能在五天之内攻下上甘岭,却始料不及,这场战斗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双方在这片区域投入了大量火力,以至于战后连山头都被炮火夷为平地。

而黄继光,正是在这场战役前线牺牲的,为掩护部队突破,他孤身冲向敌人的火力点,用手雷炸毁了三个碉堡,就在要攻克最后一个大型地堡时,他毅然决然拿起手雷再次冲锋,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战友们的突破创造了条件,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几天后,王清珍和两名女护士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与几名战士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将黄继光的遗体抢了回来,当时,黄继光的遗体已僵硬,双手高举,就像是从冷冻库里抬出来一般,王清珍含泪为他擦拭身上的血污,又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剥离他身上的那件血衣。

由于遗体双臂僵硬高举,王清珍等人无法为黄继光穿上新衣,在无计可施之际,她们想出了一个馊主意:用热毛巾先将黄继光的整个身体浸泡,等到肢体逐渐放松下来,再给他换上全新的军装...就这样,王清珍和战友们整整工作了3天3夜,方才完成了为黄继光最后整理的工作。

时光飞逝,往事如烟,可每当提及当年整理黄继光遗体的那段经历,王清珍总会掩面痛哭,自责万分,她懊恼没能将黄继光那件饱经沧桑的血衣保存下来,因为那件衣服凝聚着无数先烈的热血,见证了中国人民真挚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牺牲。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