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现在是脸都不要了!为了得到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开始明抢了,就在3月20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03 12:32:53

欧洲人现在是脸都不要了!为了得到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开始明抢了,就在3月20号欧盟的官员撂下狠话说,如果中国电动汽车和中国电池企业,想在欧洲投资,就必须做好技术转账的准备! 说白了,欧盟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明抢,去年刚对中国电动车加征35.3%的反补贴税,转头就想用"技术换补贴"的霸王条款来白嫖中国技术。 3月20日,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公开放话,要求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必须转让技术,甚至恬不知耻地把这说成是"推动欧盟价值链发展"。 这种吃相难看的做法,本质上是欧盟在新能源领域全面落后后的垂死挣扎。 要知道,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占全球60%以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的电池技术。 反观欧盟,2017年成立的电池联盟至今连产业链都没建成,只能靠政府补贴勉强续命。 更讽刺的是,欧盟一边指责中国"强制技术转让",一边自己搞出法律层面的强制要求。他们甚至还在《金融时报》上倒打一耙,说这是"对等措施"。 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外商投资法》明确禁止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中外企业的技术合作都是基于商业自愿。 反观欧盟,直接把技术转让和政府补贴挂钩,这不是明抢是什么? 这种短视行为已经引发了反噬效应。比亚迪明确表示"此为不实消息",其他中企也开始重新评估欧洲投资计划。要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去年增长77.6%,在欧洲市场根本不愁销路。 欧盟这种既要关税壁垒又要技术白嫖的做法,只会加速中企转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反而让欧洲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更加被动。 说白了,欧盟现在就像输红了眼的赌徒,妄图用行政手段抢走中国的技术优势。但他们忘了,技术竞争从来不是靠强买强卖,而是靠市场和创新。 中国车企能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靠的是完整的产业链、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消费者的认可。欧盟要是真有本事,就该在技术创新上和中国公平竞争,而不是搞这些见不得人的小动作。

0 阅读:0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