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报道,宁波一五金厂老板接了以色列的订单,发现竟是卡宾枪瞄准器,他想着没关系,

住顶楼小邹 2025-04-03 14:28:55

近日报道,宁波一五金厂老板接了以色列的订单,发现竟是卡宾枪瞄准器,他想着没关系,后来又接了美国枪支配件的单子。结果警方查封了工厂,指控他非法制造销售枪支,法院判他15年。老板不服,提起了上诉。结局如何? 宁波五金厂老板老陈,最终等来了十年六个月的刑期。法律的天平几经衡量,才将他最初十五年的重刑,改判为这个数字。 起因是2012年,老陈的五金厂接到了来自以色列的一份订单,要求生产的产品正是后来被鉴定为卡宾枪瞄准器部件的东西。 对于常年跟各种金属管件打交道的老陈来说,这起初被视作一笔普通的跨国加工生意。按图纸生产,满足客户需求,似乎天经地义。 尝到甜头后,类似的美国订单也接踵而来,工厂便持续生产这类枪支配件多年。 直到2023年,老陈的工厂被突然到来的警察搜查。工厂被查封,他本人因涉嫌“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被刑事拘留。这个罪名让老陈感到既震惊又委屈。 在他看来自己生产的那些铝管、组合件,在国内就是普通的五金产品,谈不上任何杀伤力。它们最终被运往国外,客户如何使用,似乎与他这个生产者隔着遥远的大洋。 然而法律的尺子自有其量度标准。法院认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零件,实则构成了枪支不可或缺的部分,属于我国法律明确定义的“枪支散件”。 无论其目的地是国内还是国外,在中国境内制造、销售这些散件的行为本身就已触犯刑律。因此,一审判决老陈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追缴其出口所得的一百多万美元货款。 这个沉重的判决让坚信自己只是本分商人的老陈无法接受,随即提起上诉。 二审期间,法庭对涉案的四种产品进行了重新鉴定。结论是,虽然不能完全确定这些零件是军用枪支的专属部件,但它们确实可以用于境外某些枪支的组装,性质上仍属于“枪支散件”。 不过考虑到这些散件本身的实际危害性相对较小,以及案件的其他具体情节,法院最终作出了改判,刑期减为十年六个月。 从十五年到十年半,刑期的变化并未平息围绕此案的议论。 老陈的遭遇让人们再次聚焦“枪支散件”的界定难题,尤其是对外贸出口企业而言,合法加工与违法犯罪的边界有时确实显得模糊。做着五金生意,一不留神就可能踏入法律禁区。 也有声音认为,多年的从业经验,面对利润可观的敏感产品订单,老陈是否真的对风险一无所知,还是在侥幸心理驱使下铤而走险?这其中的教训是深刻而沉痛的。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老陈是“明知故犯”吗? 来源:凤凰WEEKLY2025年4月1日

0 阅读:59
住顶楼小邹

住顶楼小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