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年仅17岁就被迫嫁给了蒋家傻儿子。新婚夜,杨荫榆揭开盖头,看到了一张惨不忍睹的脸:蒋少爷嘻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拉子,看到杨荫榆就扑了上去,杨荫榆情急之下,一把撕破了蒋少爷的脸。 提起杨荫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如果和杨绛扯上关系,那她的名气可就大了,其实杨荫榆的名字前,即便不加上杨绛的姑母的名号,她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至少在那个年代是。 杨绛在《回忆我的姑母》中写道:“我不大愿意回忆她,因为她很不喜欢我,我也很不喜欢她。” 那么杨荫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还要从她的经历说起。 杨荫榆出生于1884年,她的家是苏州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是一名律师,哥哥是杨荫行(杨绛的父亲)。 按理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杨荫榆肯定是过着富家千金的生活。 然而,不是这样。 母亲觉得她长得丑,有一种天生的苦相,所以在为她选择婚姻时,非常草率和不负责任,为了门第,父母甚至不知道男方长什么,人品又是怎样的,就把她许配给了姓蒋的少爷。 杨荫榆稀里糊涂嫁过去之后,新婚之夜,她才发现男方不仅脑子有问题,而且样貌极其丑陋。据杨荫杭回忆说:“那位少爷老喜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喇子。” 当他向杨荫榆扑来时,杨荫榆本能去反抗,她坚决不从,扭打中,杨荫榆把男方的脸抓破了,直接逃回了娘家。 之后,杨荫榆历尽千辛万苦和男方离婚。 荒唐的婚姻让生性倔强的杨荫榆奋起抗争,她发誓以后不再嫁人,而是将全部精力用在研究学问上。 通过努力学习,杨荫榆先后到苏州景海女中和上海务本女中学习,后公费考取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归国,杨荫榆被聘为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教务主任。 1914年,杨荫榆到北京担任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学监兼讲习科主任。那时候杨荫榆在学校里威信很高,同学们非常尊重她。 1918年,杨荫榆作为优秀人才被教育部公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修教育,她临走时,很多学生都给她送了礼物留念。 1922年,杨荫榆获得榆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但是让她遗憾的是她没能读个博士再回国。可见,杨荫榆骨子里是多么好强。 1924年,39岁的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她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单从杨荫榆的履历看,她真的是非常优秀的女子,而且是独立自强的典范。 在做校长期间,杨荫榆满怀激情。她遵循西方教育理论,主张学生应专心读书,不要参加和过问政治运动,在相应的校规校纪上也很严格苛刻。 杨荫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的个人经历让她对女性自我保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坚持,她曾在日记里写道“我的不幸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通过教育,女性才能真正独立”。 但是她很多学生不赞成她的管理方式,甚至引发了学生们的不满。 为此,学生刘和珍曾在日记里写道“我们要的只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校园,而不是被压制的环境,” 那年秋季开学之际,由于受南方水灾及江浙战争的影响,部分学生回校耽误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按时报到。 杨荫榆决定整顿纪律,学生到校后,她严厉处置了平时不听话的三名学生,要求她们立即退学。 这下,她的做法可是引起了更多学生的悲愤。 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向杨荫榆递交了要她去职的宣言,并选出代表前往教育部申述杨荫榆任校长以来的种种黑暗的情况,请求教育部撤换校长。 章士钊对学生的这种激烈行为非常恼火,决心以强力压制的办法加以整顿。在他的公开支持下,杨荫榆宣布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六名学生自治会成员。 1925年5月,学生们出版了《驱杨运动特刊》,当时鲁迅挺身而出公开站到了学生一边。 1925年8月,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北洋政府免去了杨荫榆校长的职务。 没有职务的杨荫榆回到苏州,住在她的二哥杨荫杭家里,教书,读书,过着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 抗战爆发后,日本人让杨荫榆出任伪职,她严词拒绝。而且面对侵华日军在苏州烧杀抢掠的暴行,杨荫榆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 一天,日本人枪杀了一个中国姑娘,杨荫榆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为此她到日本领事馆谴责日本人的行为,日本人假装答应她的要求,让她等回复。殊不知她已经成了日本人的要除掉的对象。 1938年1月,杨荫榆被日本人骗到吴门桥处枪杀了。 杨荫榆身为一名弱女子,面对凶残的日本兽兵,能做出这样的壮举,需要何等的胆气。 在那个嫁夫从夫的年代,杨荫榆不甘命运的摆布,凭着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大学女校长。最后她为了民族大义,死在了敌人的枪下,不得不说她同时也是一位让人钦佩的奇女子。
1901年,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年仅17岁就被迫嫁给了蒋家傻儿子。新婚夜,杨荫榆
陌上花开四季情
2025-04-03 14:39:31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