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法庭判决现场,一位20来岁的杀人嫌疑犯,笑着向法官深深地鞠了一躬

如梦菲记 2025-04-03 15:34:10

2012年,北京法庭判决现场,一位20来岁的杀人嫌疑犯,笑着向法官深深地鞠了一躬,一心求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2年3月1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内,气氛异常凝重,20岁的马金库坐在被告席上,与人们印象中面对重罪审判的被告大不相同。   他没有低头哭泣,也没有表现出悔意,而是歪斜着身子,时而怪笑,时而做鬼脸,仿佛与这场审判无关,当法官问及他有何最后陈述时,他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他向法官深深鞠了一躬,用清晰的语气说道:“我希望法官能尽快判决本人死刑立即执行,谢谢!”此言一出,法庭内一片哗然。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十个月前,2011年5月22日清晨,马金库被老板的电话吵醒,要求他去帮忙卸货,那天本该是他休息的日子,心中不满逐渐累积。   早饭时,他偷偷在公司食堂的粥里放了二三十片安眠药,这些药是他原本攒下准备自杀用的,结果,几名工人因不适被送往医院,其他人则带着轻微症状继续工作。   到了晚上,他想回宿舍休息,却被老板的儿媳拦住,要求他修灯并哄孩子,一句“你是打工的,让你哄你就哄”彻底点燃了他的怒火。   争吵中,他拿起角落的斧头,本意或许只是吓唬对方,但当对方抱着孩子惊叫“杀人了,救命”时,他的理智彻底崩塌,他挥动斧头,疯狂砍了二十多下,鲜血染红地面。   随后,他偷走办公室的3000多元现金和老板的轿车,仓皇逃离,逃亡途中,恐慌渐渐被一种奇怪的释然取代,他后来在审讯中坦言:“我想回家乡看一眼,然后自杀。”   5月24日下午,他在前往黑龙江五常市的路上被警方抓获,车子因他狂飙发泄撞毁在路边,马金库的悲剧并非一朝一夕酿成。   1991年,他出生在黑龙江五常市,原名钱忠明,父亲钱宝生是个赌徒,家中积蓄被挥霍一空,还常对母亲樊守丽拳脚相加,年幼的他只能蜷缩在角落,默默承受这一切。   母亲最终提出离婚,法院却将他判给了父亲,不久,父亲再婚,继母的到来让他的生活更加艰难,辱骂和殴打成了常态,他的左耳失聪和斜视正是继母虐待留下的痕迹。   更残酷的是,1995年,父亲因与人争执杀人被执行死刑,他成了孤儿,继母随后将他送回母亲身边,樊守丽此时已改嫁,他随母改姓马,却未能在新家庭找到归属感,继父对他冷淡,甚至排斥,家中虽有母亲的爱,却始终弥漫着疏离。   青春期的马金库曾努力改变命运,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墙上贴满了奖状,考上五常市实验中学时,母亲不顾继父反对,借钱支持他读书,然而继父的冷言冷语和家庭争吵让他无法安心学习。   他曾问母亲:“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母亲无言以对,最终,他选择退学,2009年,母亲与继父离婚,带着他和妹妹来到北京打工,他们挤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生活拮据。   他在工厂找到一份工作,却因视力和听力缺陷常被嘲笑,压抑和屈辱日积月累,自杀的念头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2011年5月,他第一次领到工资时露出笑容,给母亲和外婆各200元,还买了香水送给表姐,然而十天后,那场争吵将他推向深渊。   法庭上,马金库的态度令人费解,他拒绝为自己辩护,甚至不愿提及童年的苦难,他的律师试图以心理创伤和人格扭曲为由减轻罪责,但他说:“我不想活了,死了才轻松。”   母亲樊守丽坐在旁听席上,满脸困惑,她无法理解,那个曾经懂事乖巧的儿子为何变成这样,她回忆起他常说“活着太累”,却未曾想到这句话背后藏着如此深的绝望。   马金库为何一心求死?对他而言,死亡不是惩罚,而是解脱,从童年的暴力阴影到青春的辍学无奈,再到成年的压抑崩溃,他的人生仿佛被命运推向一条无路可退的深渊。   他曾努力融入家庭,追逐学业,却一次次被冷漠和现实击垮,2011年5月22日的杀戮,是他情绪的最后爆发,也是对生活的彻底放弃,2012年法庭上的那一鞠躬,既是他对生命的告别,也是对苦难的控诉。   他的故事让人不禁反思:个人的悲剧究竟源于自身,还是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或许,马金库的求死请求,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终点,更是对这个世界无声的叩问。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京华时报2012-03-02《嫌犯冷血杀人微笑受审 道谢称请快判我死刑》

0 阅读:24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