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刚回府,一脚将仆人踢倒,大声呵斥道:“饿死本王了,快拿吃的

爱吃凉拌菜 2025-04-03 16:42:39

一天,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刚回府,一脚将仆人踢倒,大声呵斥道:“饿死本王了,快拿吃的。”这时,老女仆跑去厨房,掏出腰里的毒药,撒在食物里,咬着牙端了出去。 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除却后人熟知的长子朱标和四子朱棣之外,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则是另一派的出名。 朱樉和嫡长子朱标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也是明朝诸位兄弟中第一个封藩王的。 亲哥哥是嫡长子,不出意外便是下一任皇帝,母亲是孝慈高皇后,早早就到自己的藩地称王,朱樉的一生原本应当是顺当无阻,一马平川的。 朱樉幼时甚为聪慧,长相帅气,英勇神武,可成年之后便性情大变,不仅行事荒唐无度,还作恶多端,经常欺压百姓。 这也是为何,他身为秦王却最终惨死的原因所在。 朱樉年幼,临行去封地之前,朱元璋还多次叮嘱他,在西安关内的人民经历了元朝统治者的剥削和腐败,民不聊生,不胜其敝,就任之后最首要的任务是要安抚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 然而,朱元璋的话朱樉一点都没听进去,到了封地之后,远离皇帝的管束,大兴土木,盘剥百姓那都是常有的事儿。 除了在政治上压迫百姓之外,朱樉的性情也受大权独握的侵泡,倒行逆施,残害百姓。 原本就受尽元朝统治者迫害的西安百姓更是整日提心吊胆,甚至有的百姓为了应付政府的税负,不得不卖儿卖女来求得自身生存。 久而久之,有一些百姓受尽压迫,实在是无路可走,便扎堆前来秦王府请命。 百姓们心中一直将朱樉当成拯救百姓的救世主,只以为是底下分管的官员欺压百姓,还希望能到秦王府讨个公道,但是没想到秦王本人更是凶残无度。 朱樉此时性情已经十分暴戾,听闻有百姓在王府门口讨要公道,便随手一挥,只吩咐底下的官兵将这些前来“作乱”的百姓们悉数抓起来,下到大狱中,关几天,暴打一顿。 手无寸铁的百姓们根本就是毫无还手之力,在官兵们的乱力暴打之下,死伤无数,然而朱樉根本不放在心上。 除此之外,朱樉对王府中身边的侍候者更是丧心病狂。 在秦王府中,朱樉就是王法,对身边伺候的婢女、老妇,动辄打骂。 更过分的时候,还有割舌头、将人活活饿死、烧死的都不在少数,但凡见过朱樉暴躁情绪的几乎都难免一死。 久而久之,侍候的宫人心中都已经达成共识,尤其是在朱樉身边伺候的更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 这天,朱樉照例到外面鬼混回来,看着身边唯唯诺诺的宫人,上去便是一脚,扭头吩咐赶紧送饭菜过来。 这时候,身边的老仆人扭头跑去厨房,端来早就准备好的饭菜,一咬牙便将腰带里的毒药洒进饮食里,递过去之后,头也不回的就退下了。 这是她和其他两个一直在王府伺候的老妇人密谋决定的,她们忍受了朱樉多年,看着他暴掠无度,凶残暴戾,每日战战兢兢。 她们身份卑微,年纪也不小了,实在是不想再继续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朱樉为人强势,早已习惯底下人无条件的服从,压根就没想到会有人胆敢毒害自己,便不设防的喝下了有毒药的羹汤,估计朱樉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由于朱樉后期实在太过于残暴,在一些野史和剧集中朱樉的形象几乎都比较负面。 但在明朝正史记载中,朱樉表现优异,打小儿就聪明,有主见、有谋略,因此朱元璋也非常器重他,在朱樉14岁的时候就封亲王,给了西安的封地。 朱元璋早有迁都的计划,西安自然也在其中,先把信任的儿子朱樉派过去镇守也是为了提前熟悉情况,可见朱元璋也是期待朱樉能在封地里做出一番成绩的。 然而到最后,不仅朱樉惨死,甚至朱元璋对于朱樉的非但不同情,反而认为朱樉是死有余辜。 这一点,在朱樉的谥号、谥册和墓碑上的祭文中都可见一斑。 朱元璋命礼部尚书任亨泰定丧礼谥“愍”,仍认为他死有余辜、德行不良,赐其谥册说:“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愍。” 甚至于在朱樉死后,余恨未消的朱元璋下令削减其葬礼规模,在其祭文中写到:自尔之国,并无善称。尔虽死矣,余辜显然。

0 阅读:1050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