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是混蛋,她独自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临终不知儿子已壮烈牺牲 葛健豪,身为湖南三大家族之一葛家的女儿,她渴望拥有和男孩子一样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为了争取上学的机会,她曾跪在祠堂前,哀求父亲允许她去上学。 她赢得了去学校学习的权利。 进入成年后,葛健豪被家人安排嫁给了蔡家公子。 丈夫沉迷于奢靡生活,葛健豪最终选择带着孩子回到娘家。 在这里,她结识了著名的女性革命者秋瑾和唐群英。 三人常常分享对女性解放的看法。 她意识到,女性要摆脱封建束缚,必须掌握知识与力量。 葛健豪决定将部分陪嫁首饰出售以筹集学费。 她带领自己的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以及早年丧夫的长女蔡庆熙和孙女刘昂,一同前往湘乡县城。 然而,在报名时,她遭到了学校老师的拒绝,原因是她的年龄过大且行走时裹足。 她让蔡和森为她起草了一份申诉状,并亲自到县衙提出诉求。 县官批准了她的入学申请。 葛健豪在湘乡县立第一女校注册后,积极参与学习。 1914年,葛健豪得知自己的小女儿蔡畅可能被卖作童养媳,坚决反对这一安排。 在长沙的蔡和森得知此事后,也表示强烈反对。 蔡和森将蔡畅接到长沙继续她的学业。 1916年,葛健豪带着长女和外孙女再次来到长沙。 葛健豪进入了女子教员养习所,蔡庆熙进入自治女校学习缝纫和刺绣,而刘昂则被安排在幼儿园中学习。 1919年,“五四”运动激发了更多青年的留学热情。 葛健豪在儿子和女儿的鼓励下,参与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她利用家族关系向裕丰纱厂借得资金。 随后,她与30多名学生一同前往法国学习。 她虽然年纪较大,但仍坚持学习法文,每天努力学习单词,成为一个模范学生。 她还通过刺绣工艺赚取额外的收入,并大力支持革命活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葛健豪带着外孙女回到祖国。 1924年,葛健豪回国后,投身于湖南省妇女解放运动。 她参与了湖南省女界联合会的重组,并帮助制定了该组织的章程。 在长沙,她还创办了一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培养妇女技能。 1925年,她的儿子蔡麓仙在省港大罢工中英勇牺牲,三年后,她深爱的大儿媳向警予也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1931年,她的儿子蔡和森被捕牺牲,家人不敢告知她这个噩耗。 葛健豪在家乡双峰守望着亲人的音讯。 最终带着对大儿子的思念离开了人世。 蔡和森的革命历程令人注目。 蔡和森于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这一年,他与毛泽东结识。 毛泽东对社会的不平等有着强烈的反感,而蔡和森则热衷于阅读、探索哲学和社会问题。 杨昌济直接指导了他们的哲学研究活动。 蔡和森逐渐接触到更深刻的思想,这一阶段,蔡和森受到了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影响,特别是墨子、王船山、曾国藩和谭嗣同的思想。 他对曾国藩的评价逐渐从尊崇转向批判,特别是对其“仁义”的伪善进行了深刻反思。 1915年,蔡和森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因未得到推荐工作,他决定潜心自学。 蔡和森还与毛泽东一道,沿洞庭湖南岸一带进行社会调查,走访湘阴、岳阳、平江、浏阳等地。 1918年春,蔡和森的家中召开了新民学会的成立大会,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明确了学会的基本宗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蔡和森带领学生参加示威游行。 1920年,蔡和森在法国认真学习法语和马克思主义,开始系统地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等革命经典。 他和妻子向警予是革命事业上的同志。 此时,他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共产党。 1921年,蔡和森回国后,积极参与了新民学会的活动,并在党的宣传工作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在《向导》周报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批判帝国主义,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5年,蔡和森担任《向导》主编,他利用这个平台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卅运动爆发后,蔡和森积极参与其中,带领群众进行反帝斗争。 1927年,在与陈济棠政府的斗争中,蔡和森被捕,最终英勇就义。 参考文献:[1]顾保孜.在巴黎的留法学生中有位中国小脚老太——记蔡和森、蔡畅的母亲葛健豪[J].妇女生活,2000,0(11):22-24
丈夫是混蛋,她独自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临终不知儿子已壮烈牺牲 葛健豪,身为湖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03 19:41:32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