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冬,一个外国摄影师,正在街头采风。突然,他看到一个小姐姐,用绳子牵着弟弟和妹妹。走在最前面的孩子,双手插在一个圆筒里。你们那管这个叫什么? 1917年冬天,北京城里冷得直哆嗦,大家都忙着赶路。有个叫甘博的外国摄影师,拿着相机在胡同里转悠,想拍下些有意思的照片。那时候的中国,变化大得很,老传统和新事物掺和在一块儿。甘博呢,就像是在记录一个快要过去的老时光。 走着走着,甘博在一条窄胡同里瞧见了三个小家伙。最后头是个小姐姐,看上去有十来岁,她用一根细绳子牵着弟弟和妹妹,就像是小队长一样。中间的弟弟圆头圆脑的,戴着一顶暖和的毡帽,挺精神的。最前头的是个小妹妹,头上顶着个虎头帽,衣服上还缝了个大口袋,她把手伸进一个布筒子里,那布筒子两头都是空的,里面塞满了棉花,冬天把手放进去,又暖和又不用拿出来。甘博一看这情景,觉得好玩极了,赶紧拿起相机,“咔嚓”一声,就把这温馨的画面给定格了。哎,你们那儿这种布筒子叫啥名字啊?照片里的小女孩可能压根儿没想过,自己就这样悄悄走进了历史里头。过了好些年,这张照片变成了了解那时候日子的一块宝贝。甘博用他的相机,不光留下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还把人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的感觉给“冻”住了。说起来,那个布做的圆筒,在北方冷飕飕的冬天里,可是好多孩子的“小暖炉”。 就在这么一个冻得直哆嗦的冬天,甘博拍下了生活中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一幕。那个小布圆筒,别看它不起眼,却装满了大家对温暖的盼头和过日子的那股子倔劲儿。它不光是挡寒风的家伙,还是个能把过去和现在串起来的宝贝。不管你是叫它“袖套”还是“手筒子”,这名字背后啊,都是老一辈人共同的回忆和感情。这些回忆和感情,就像冬天里的太阳,照得每一个曾经用过它的人心里暖洋洋的。
1917年冬,一个外国摄影师,正在街头采风。突然,他看到一个小姐姐,用绳子牵着弟
初夏评生活
2025-04-04 04:15: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