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鉴赏家马未都在欧洲游玩时,一个古玩店老板以为他是小白:“这是你们皇帝用过的瓶子,1万欧卖给你要不?马未都说道:“我给你2万欧元,你把旁边的青花瓷一起卖给我吧!” 那年初冬,北风肆虐的欧洲街头,马未都正揣着一腔对古董的热忱,漫步在异国他乡的古玩街上。作为"京城第一收藏家",马未都的眼光早已在国内数不清的古玩市场中历练得毒辣无比,可谁能想到,他竟在这万里之外的欧洲小镇上,遇到了一生难得的"捡漏"机会。 拐过一个街角,一家不起眼的古玩店映入眼帘。推门而入,店内陈设着各式各样的古董,其中不乏来自中国的文物。这些流落在外的珍宝,不用想便知道大都是近代列强或是国内盗墓贼的"杰作"。马未都在店内转了一圈,眼光却落在了角落里一样不起眼的物件上。 店主是个精明的欧洲人,见到亚洲面孔的马未都对店内的中国文物表现出兴趣,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他指着一件瓷器,用生硬的英语说道:"这是你们中国皇帝用过的瓶子,非常稀有,1万欧元卖给你要不要?" 马未都面不改色,心中却早已有了盘算。他知道,在古玩交易中,真正的高手往往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于是,他故作惊讶地拿起那件瓷器,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对店主说:"这件瓷器确实不错,但我更感兴趣的是旁边那个头盔,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店主显然对那顶满是尘埃的头盔不以为然:"那个脏兮兮的东西?没人要的老物件罢了。" 马未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表面上仍装作漫不经心:"既然如此,我给你2万欧元,你把这个瓷器和那个头盔一起卖给我如何?" 店主闻言大喜,这可比他预想的价格高出不少。交易很快达成,马未都付完款,小心翼翼地将两件物品包好。走出店门,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头也不回地飞速离开现场。 谁能想到,这顶被尘埃掩盖的头盔,实际上是明朝永乐大帝朱棣阅兵时穿戴的鎏金盔!回到酒店后,马未都仔细擦拭头盔,发现上面雕刻着明代特有的五爪龙图案,边缘处还有用朗扎语书写的梵文。以他多年的鉴定经验,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就这样,马未都用他独到的眼光和机智的策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一次惊人的"捡漏"。后经多位专家鉴定,这顶鎏金盔确实是明成祖朱棣的物品,价值至少五个亿,哪怕放在故宫中都能占个C位的存在。 回到北京后,马未都将这顶蒙尘的头盔带给了几位业内权威专家鉴定。当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擦去头盔上的灰尘,一个惊人的历史珍宝逐渐显露真容。经过反复比对典籍记载与实物特征,专家们一致确认:这就是明成祖朱棣在重大军事活动中佩戴的鎏金盔。 "当时拿到手里时,我只是根据头盔上的五爪龙纹饰判断它可能是明代皇室用品。"马未都回忆道,"但直到回国请教专家,才知道这件宝物的真正价值。"专家估价这顶头盔至少值五个亿,成为马未都收藏生涯中最重要的捡漏经历之一。 马未都并非一朝一夕成为收藏大家。早在北京做生意的时候,他就靠着对古董的敏锐眼光,以三万元购入一批明朝真品,五年后这批藏品的价值飙升至八十五万元。正是这种准确判断古董价值的能力,使他在收藏界崭露头角。 他将这顶稀世珍品收入自己创办的观复博物馆,且设为"不开放"状态,只有受到马未都特别邀请的贵宾才有机会一睹真容。这种做法不仅保护了文物,也确保了它的珍稀性和神秘感。 与马未都的慧眼识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一位山东大妈的遭遇。那年,这位大妈在一档鉴宝节目上带来一顶据称是唐代贵妃所用的凤冠。据她讲述,她在一家古玩店花八万元购得此物,并声称自己购买凤冠后常梦见自己是"贵妃转世"。 大妈在鉴宝现场甚至戴上凤冠,模仿古代宫廷女子走秀,引来观众喝彩。然而专家鉴定后得出结论:这顶凤冠是现代仿品,价值仅几百元。专家指出,其"二龙一凤"的样式完全不符合古代礼制,真品凤冠从来没有"凤单独存在"的设计。 "古玩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捡漏的传说,但真正能捡到漏的人却寥寥无几。"马未都曾这样感慨。他认为,真正的鉴宝高手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冷静的判断力。
古董鉴赏家马未都在欧洲游玩时,一个古玩店老板以为他是小白:“这是你们皇帝用过的瓶
戴梦维沐沐
2025-04-04 15:10:24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