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沅君到郭芙:金庸笔下角色人设的演变与深意 在剖析郭芙这一角色之前,有必要先谈及何沅君,这两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微妙且值得玩味的关联。现行版本里,何沅君是武三通夫妇的养女,因不堪武三通的不伦之情而逃离,最终与陆展元结为连理,这构成了《神雕侠侣》开篇广为人知的情节。在这一故事中,武三通形象鲜明突出,而何沅君却因未实际出场,仅留一个温柔善良的模糊轮廓。书中部分表述却令人隐隐感到违和。例如怪客口中所言:“…… 我不准你嫁给他,你说不舍得离开我,可是非跟他走不可。你说感激我对你的恩情,离开我心里很难过,呸!” 以及 “你亲口答应的,难道就忘了吗?你说定要和我再见一面。怎么答应了的事不算数?” 这些言辞暧昧至极,实难想象出自纯洁养女之口。 直至研读连载版,方解开这一疑惑。原来金庸最初设定中,武三通与何沅君本是青梅竹马。武三娘曾说:“拙夫与尊姑自小邻居,算得是青梅竹马之交,两人性格虽不投合,但拙夫却是对她一往情深。那知她终于与尊翁成亲,拙夫一怒而远赴大理,在段皇爷手下带兵为官。” 以青梅竹马的身份,那些暧昧言语便顺理成章。但如此一来,何沅君的人设被彻底颠覆。怪客曾咬牙切齿道:“…… 你说不是甘心情愿的嫁他,那么为什么不跟我逃走?你嫌我穷,嫌我生得难看,你要是伤心,为什么不哭?” 可见,何沅君并非无辜纯洁、被养父垂涎的弱女子,反倒有着 “轻则玩儿暧昧轻浮浪荡,重则嫌贫爱富负心薄幸” 的人设。这样的人设虽不讨喜,却比现行版本中言行矛盾、面目模糊的养女形象鲜活许多。并且,武三通与何沅君的故事,类似《呼啸山庄》《面纱》《了不起的盖茨比》,皆是心气高傲的穷男爱上 “愚蠢、自私、肤浅” 的大小姐,却依旧痴心不改,为其生死痴狂。记住何沅君从鲜明不讨喜到模糊含混的人设变化,这与后续出场的争议角色郭芙有着近乎相同的轨迹。 郭芙堪称《神雕侠侣》中的高热度人物,相关帖子数不胜数,评论区更是争论不断。有人斥其愚蠢自私、肤浅虚荣、慕强鲁莽;亦有人赞其娇憨勇敢、钝感大气、爱国爱家。新修版中已被极度简化、近乎抽象的郭芙都能引发这般热议,若提及连载版,开篇那个复杂多面、立体饱满的郭芙,怕是要让读者们大为震撼。在连载版里,金庸对郭芙的出场着墨甚重,与现行版本大相径庭。一个年仅九岁的女孩儿,竟能与侠义正直的柯镇恶结为忘年之交。柯镇恶闲暇时,便充当郭芙的游伴,一老一少相处融洽。而且出岛并非跟随大人,而是耍心眼哄骗柯镇恶带她出去,处事机变灵巧,全然不似现行版中那般草包鲁直。 有一回,黄蓉因记挂父亲黄药师,与郭靖出岛寻访,临行前嘱托柯镇恶陪伴女儿。郭芙年纪虽小,却天不怕地不怕,父母一走,便缠着柯镇恶带她去找爷爷。柯镇恶大惊,连称不可。郭芙见父母不在,愈发任性,跑到海边跳入水中,叫嚷着要独自游水去陆地。柯镇恶不识水性,听闻海浪汹涌,顿时慌了手脚,生怕郭芙出事,忙呼喊她回来。郭芙却不依不饶,称若自己淹死都是柯镇恶的过错。柯镇恶无奈之下,只得答应带她去。郭芙还学着大人口吻,与柯镇恶定下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的约定。她既能指挥双雕救人,也会促狭使坏。武修文夜里遭遇老虎,幸得双雕搭救。落地后,只见一个女孩从柳树后走出,拍拍双雕的腿夸赞。武修文正打量间,那女孩突然伸出左足绊倒他,又在他臀部踢了一脚,致使武修文鼻子撞在尖石上,鼻血直流。女孩见血后虽有些慌张,却也随口撒谎推卸责任,称武修文是自己摔倒。不过,她本性不坏,仍念及要给小武治伤。 郭芙心思缜密,能想到行为后果,还擅长甜言蜜语哄柯镇恶帮她背锅。她偷出岛后,担心父亲责骂,便拉着柯镇恶的袖子央求他向父亲说是带自己出来的。柯镇恶起初拒绝,郭芙便搂着他脖子软语相求,见柯镇恶依旧摇头,便威胁要永远不见他和父母。柯镇恶深知她娇纵任性,说得出做得到,无奈之下只好答应。此时的郭芙性子冷淡高傲,全然不像现行版那般娇憨活泼、外向热情。武三娘进山洞时,见敦儒、修文与程英、陆无双玩石子,而郭芙独自站在一角,神色傲然,不与他们一同玩耍。她武功不弱,武修文年纪比她大,武功却远不及她。其长相堪称女主级别,“美艳无伦” 且自带 “凛然不可侵犯” 的气场,一个九岁小姑娘,金庸对她的描写可谓用力过猛。几乎每次出场,都会从不同视角对她进行特写。从这些细致全面的描写不难看出,郭芙绝非无关紧要的人物。 若单独对郭芙的着墨尚不足以彰显其角色重要性,还有诸多有趣细节可挖掘。郭芙和杨过自登场后,存在许多 “双峰映照” 的对称写法。面对李莫愁时,两人都觉得她可亲,还都叫她姑姑并与之攀谈。李莫愁笑问郭芙姓氏,郭芙见她和蔼可亲,便笑着回应;杨过同样因李莫愁温柔可亲,与之交谈。两小都暗藏心机、胆大无畏,打算用 “召唤兽” 对付李莫愁。郭芙面对李莫愁时,见形势危急,召唤双雕;杨过也在关键时刻利用小红鸟应对。杨过对程英、陆无双有好感,郭芙对武敦儒、武修文有好感,就连备胎都呈现出对称之势。 除了正面的映照对称,还有反面的双峰对峙写法。杨过极易激动,而郭芙则心肠冷硬。武氏兄弟为武三娘之死抚棺痛哭,郭靖、黄蓉、柯镇恶等人也都落泪,杨过虽与武三娘无交情,却也伏地痛哭,唯有郭芙不懂事且心肠硬,自顾自玩耍。并且,过芙二人出场后,都自带 “主角光环” 般的聚光灯效应,作者常借旁人之眼描写他们。金庸却对他们两人眼中的对方绝口不提。从情理上讲,两小共同对阵李莫愁,又都是俊男美女,对彼此第一印象应不差。但金庸在此处极为吝惜笔墨,保持绝对留白。这种写法十分高明,故意制造悬念,以免过早透露后文情节。有写作经验的人都明白,在创作感情线时,拉扯感至关重要,不能过早让 CP 双方心意透明,否则难以吊起读者兴趣。像《呼啸山庄》《面纱》《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皆是通过巧妙的手法让男女主心意隐藏在迷雾中。反观杨龙这对官配,因缺少拉扯感,旁白直白,双方心意表露过快,显得无趣。 金庸未写过芙二人对彼此的印象,而是直接描写他们的第一次交集。郭芙担心父亲责骂,拉着杨过的手让他去采花编花冠,却因杨过手掌漆黑嫌弃地甩开他手,杨过也自傲地离开。这次交集并不愉快,但充满对立与矛盾的开局,正是好故事的开端。诸多经典爱情故事,如《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简・爱》《飘》等皆是如此,杨龙的相遇亦是如此。而且这个开局为后文埋下重要伏笔,这是杨过唯一一次乖乖听郭芙的话,却遭遇惨烈后果,导致他此后面对郭芙防御心理极强,冲突不断;编花环一事也成为杨过的心结,在他心中种下心锚。
从何沅君到郭芙:金庸笔下角色人设的演变与深意
王涛来说事
2025-04-04 15:58:07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