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发现汉朝士兵遗骸不是新发现,巴彦布拉格(Bayanbulag)西汉要塞

水岛主 2025-04-05 12:37:24

蒙古国发现汉朝士兵遗骸 不是新发现,巴彦布拉格(Bayanbulag)西汉要塞遗址2009年由蒙古和俄罗斯学者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认为其是建造于公元前105年的汉代“ 受降城”遗址。

其中1号发掘地点,发现有大量中国古代士兵的遗骸。 发掘报告中的描述触目惊心:

“ 第 1 发掘地点是一个不规整的坑,内有大量人类遗骸。从坑中共清理出20具成人骨架和 33 个骨骼部位。所有的骨架和骨骼部位都有蓄意肢解和切割的迹象。很难解释那些不完整的骨骼或者单独的身体部位,是否是在埋葬之前就已经腐烂肢解了。虽然骨骼的保存状况不是很好,但是仍然能够在骨头上看到清晰的被锐器(剑或者刀)切割和砍砸的痕迹。

例如,19号尸骨,在腰椎部位被折断,身体被一分为二,下半部分缺失。可以想象我们所面对的不是肢解的尸骨,而是一场残酷的大屠杀。

S18 号尸骨向我们揭示死者是被活生生砍死的(图四)。尸骨躺在地上,残存的上肢骨呈抬起状态护在脸上。手臂前端残缺,很显然是被砍掉了。

另外两个例子(S5,S7),腿折叠压在身子下,脚处于盆骨下方(图五)。这意味着这些死者在死亡时,呈跪立降服的姿势。很有可能这些人是在经历过残酷的战役后被匈奴杀死的。”

根据其中发现的部分兵器,比如汉式铁戟、铁镞等,蒙俄学者判断这些遗存应该属于汉朝士兵。

2019 年,河南考古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系合作,对巴彦布拉格城址附近的人骨遗存开展了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同时还对其中部分骨骼做了碳十四测年。

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共计获得了15 个个体的有效数据。结果表明,这些个体的食谱特征差异十分明显。除了极少数个体的氮值较高,与北方游牧人群食谱特征相似之外,其余大部分的氮值都非常低,不符合游牧地区的食谱特征。 这也证明他们是汉人。

而且这些个体的碳氮同位素比值分布十分分散,不像是来自同一个地区或者在同一个军营中生活很久的特征。 还有,由两个个体的C14测年表明,他们死亡的年代要早于受降城建立的年代。 这表明他们不是属于同一群体。

还有,这些骨骼的埋葬特征,也显示,他们是分批埋葬的。

所以这里很可能是在多年战事中阵亡的士兵集中埋葬形成,这些士兵可能是来自不同地方,服役于不同军队,在不同的时间来到此地并阵亡,但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方葬。

都是为了保家卫国牺牲的战士,愿他们安息[蜡烛][蜡烛]

参考:《要塞背后的故事__蒙古国巴彦布拉格遗址人骨遗存分析_周立刚》

《蒙古国南戈壁省巴彦布拉格要...汉时期外部防御相关问题研究_AA科瓦列夫》

历史知识历史人物

0 阅读:0
水岛主

水岛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