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这个人你可以视为中国商业电影的风向标,而且是最敏捷的那个。可能你条件反射,

访卉追忆娱乐 2025-04-05 15:49:30

冯小刚这个人你可以视为中国商业电影的风向标,而且是最敏捷的那个。可能你条件反射,凭什么要他拍女性题材?其实恰恰相反,他拍女性题材才算靴子落地,这确凿证明一个事实:当下“女性类型片”在国内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可复制的、被大众接纳的物种。

《向阳·花》挡上导演名字,没人会觉得这是冯小刚拍的,你甚至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男导演拍的。无论是身体,情绪,还是社会关系,它基本回避了近四五年关于电影女性书写的一切雷区,四平八稳。客观上,关于女性情谊的表达本片仍有滞涩,但很明显,这部电影是站在天平这一端的。

优秀的女导演拍女性题材,不需要功课,仅凭经验与直觉,就能直通观众心灵。男导演拍女性题材,那一定需要做功课。这里的“一定要”,就是年代价值-观众口味的彻底转型。

《向阳·花》之后,观众可以更理直气壮地指责老登电影。你看吧,冯小刚都能转型,都能(在结果上)不拖观众认知与审美的后腿,你怎么就不行?难道你的方法论和商业成绩比冯小刚还内化?

九十年代,大导还在强调作者性的时候,冯已经在强调市井价值,他的电影哲学就是高浓度的观众哲学。《一声叹息》上映那年,冯写文原话是,“比起做导演,大多数时间我在做观众”。他觉得一个题材,一种价值观,一些情感表达方式,是这届观众喜欢的,那他就会去拍。

对于一名男导演来说,能真心信赖大众,是最好的回调措施。冯小刚是这样。比起别的登,他变化空间更大。观众口味是全部年代痛痒在文艺消费领域的触角。如果冯小刚相信女性题材市场,那说明大陆电影确实形成了一个有足够规模的女性市场。这个市场不仅包含了观众,也有从业者,也有各种等待被大众感知与理解的女性身份,如女囚。

《向阳·花》里的兰西雅是一个多么有天份的演员啊,看脸你可能觉得她还小,实际上她27岁了,如果女性题材十年前就有商业化规模,那也许她会有更多的发展上升。赵丽颖不必说,她演各类现实主义作品,真是毫不费力。客观说,作为一个电影演员,过去这些年是完全被低估的。我觉得往后的市场环境和观众取向,她的发展之路还很长久。

当然,最重要的是,真正把一个好角色赋给她们的不是冯小刚,而是这届观众。

0 阅读:9
访卉追忆娱乐

访卉追忆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