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刚要对所有中国船只收“入港费”,日本向他通报一个噩耗,白宫瞬间安静了。 唐纳

文山聊武器 2025-04-06 00:04:26

川普刚要对所有中国船只收“入港费”,日本向他通报一个噩耗,白宫瞬间安静了。 唐纳德·特朗普,1946年出生在纽约皇后区,家里不差钱,爹是搞房地产的老手,妈是苏格兰移民。小时候他就不省心,13岁被送进军事学校,整天被教官管着,愣是混成了学生军官。大学先在福特汉姆混了两年,后来转到沃顿商学院学房地产,1968年毕业就钻进家族生意。1971年,他接手公司,改名叫特朗普集团,开始在曼哈顿折腾大楼,特朗普大厦、中央君悦酒店都是他的手笔。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他也栽过跟头。90年代赌场生意黄了,好几次破产,靠着各种操作才翻身。2004年,他靠《学徒》这档节目又火了一把,那句“你被解雇了”成了金句。2015年,他跳进政坛,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硬是当上了总统。2024年,他卷土重来,再次入主白宫,成了美国历史上少见的“二进宫”总统。 特朗普这人,性格直来直去,喜欢搞大动作,对中国尤其不待见,总觉得中国抢了美国饭碗。所以他一上台就盯着中国,各种招数都想试试。 2025年3月,特朗普政府扔出个新点子:对中国船只收“入港费”,一艘最高150万美金。想法很简单,逼着全球航运公司不用中国船,转买美国货,重振美国造船业。他在白宫拍着胸脯说,这招能让美国船厂订单爆满,工人忙得脚不沾地。听起来挺美,可现实没那么简单。 这政策一公布,航运圈炸了锅。全球70%的新船订单在中国,40%的海上贸易靠中国船撑着。83%的集装箱船、66%的汽车运输船、还有三分之一的散货船,都跟中国脱不开干系。特朗普想着用钱逼人改换门庭,可没算到这背后牵扯多大。 就在他摩拳擦掌时,日本递来一份报告,把真相摊开:中国造船业不是你想压就能压的。日本的数据显示,美国要是真这么干,每年得多掏400亿到520亿美金的成本,最后还得老百姓买单,物价蹭蹭涨。更别提美国船厂那点产能,造船成本是中国的5倍,交货得等7年,谁有那耐心?白宫的人一看这数字,脸都绿了。 这政策还没落地,反对声就铺天盖地。美国煤炭公司Xcoal的CEO急了,说船东一听这费率,直接不接单,60天就能亏1300亿。中西部农民也骂开了,大豆运费涨40%,赚的那点钱全搭进去。加勒比海的小国更惨,90%的货靠美国转运,运费一涨,饭都吃不下了。 国际上也没人买账。希腊船东协会说,他们去年订了401艘船,266艘是中国造,美国船厂连影子都摸不着。欧洲航运公司也吐槽,美国连环保船都搞不定,拿什么跟中国比?连美国军方都坐不住了,他们用的钢材70%靠中国进口,这政策一闹,军舰都造不下了。 白宫内部也乱了套。有人直说,这不是制裁中国,是给自己挖坑。特朗普盯着报告看了半天,啥也没说,气氛冷得像冰窖。 扛不住内外压力,2025年4月,白宫低调宣布“入港费”暂停。发言人含糊其辞,说要跟盟友再商量商量。特朗普在网上硬撑,说美国没输,只是换个玩法。可私下他气得跳脚,埋怨团队没早把数据给他看清楚。 这事儿一闹,支持他的觉得他太莽,反对他的拿这当笑话讲。美国船厂还是没啥起色,港口冷冷清清。全球贸易晃了一下,又稳住了,大家开始绕着美国走。中国船厂倒是订单更多,2025年又创了新高,市场份额直线上升。 特朗普不甘心,又搞了些补贴,想救救船厂。可老板们不领情,说钱再多也没用,钢材贵、工人少、技术差,一艘船7年造不完,谁买?反观中国,产业链齐全,效率高,全球船东都往那跑。这场“入港费”风波,最后成了特朗普的一场空忙活。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