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一天,第47军警卫连连长听到几声枪声,立即率部紧急出动。循声找到副军长家里,只见副军长浑身是血,他的夫人已经倒在了血泊中。一番调查,警卫连连长吃惊地发现:“正是副军长开的枪。” 杨秀昆的故事,得从他1911年的出生说起。他生在重庆巫溪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里,兄弟姐妹十个,他排老三。家里没啥钱,小时候他就得干活养家,放过牛、种过地、撑过船,还在布店当过学徒,啥苦都吃过。那年头,穷人日子不好过,他也没啥大志向,就是想混口饭吃。可命运这东西,偏偏不按他的想法走。 1929年,川军杨森部到当地征兵,他大哥本来被抓了壮丁,但大哥跑了,家里没办法,只能让18岁的杨秀昆顶上去。他就这样稀里糊涂进了军营,当了个小兵。川军里腐败得要命,军官克扣军饷,士兵待遇差,杨秀昆心里憋着一股火。没多久,红军在大别山一带活动,他一看这队伍讲平等、有理想,干脆就投了过去,从此人生彻底变了样。 加入红军后,杨秀昆像是换了个人。他打仗不要命,又有点脑子,很快从普通士兵爬到了连长,后来又当上了团长。那时候红军条件艰苦,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天天跟敌人干仗,可他硬是靠着一股韧劲站稳了脚。1934年,长征开始了,他被调到红30军第88师当副师长。这活不好干,带着几千人翻山越岭,吃的用的都不够,他得一边指挥一边安抚人心。 翻党岭山那会儿,山路越来越窄,最后连路都没了。杨秀昆当机立断,让尖兵在前头开道,自己带着部队硬着头皮往上爬。好不容易到了草地,又是另一个考验。草地里全是稀泥暗沟,踩不好就陷进去,他只能让大家小心探路,带着部队一点点挪。那次穿越草地,他愣是用一周时间把人带了出来,损失不算大,上面都说他指挥有方。 长征之后,杨秀昆被派到西路军,当了总支队支队长。1936年10月,红30军渡过黄河,进了河西走廊。本来是想在那儿站住脚,可没想到马家军带着7万多人围了过来。西路军才多少人啊?装备又差,根本打不过。仗打得惨烈,杨秀昆带着部队拼了命突围,可最后还是没顶住,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他运气好,捡了条命回来,但这场败仗对他打击不小。 抗日战争一打响,杨秀昆加入八路军,干到了冀中军区27团团长的位置。1939年12月26日,他在神堂村带着部队跟日伪军干了一仗。那天敌人有四倍于他的人数,硬是冲了12个小时,想把军区工作团端掉。杨秀昆带着人死守,硬是把敌人打退了,工作团一个都没少。这仗打得漂亮,他的名字也在部队里传开了。 还有一回,他在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独立二支队当大队长,发现支队司令柴恩波有投敌的苗头。这可不是小事,他没犹豫,直接带人把勾结日军的军官干掉,保住了大部队。这事儿干得果断,也让他在部队里威信更高了。不过那时候八路军规矩严,婚姻得满28岁、有5年资历,还得是团级干部,组织同意才行。可独立二支队居然有400多家属,这事儿后来也成了个隐患。 解放后,杨秀昆熬到了第47军副军长的位子。这在当时算得上高官了,可他这人脾气大,性格也倔。战场上这性子是优点,能豁出去拼,可到了和平年代,反倒成了麻烦。1954年那会儿,他跟夫人关系不太好,家里常吵架。部队里的人都知道他这毛病,但谁也没想到会出大事。 1954年的一天傍晚,第47军大院里突然响了几声枪。警卫连连长一听不对,赶紧带人跑过去。到了杨秀昆家门口,门一开,里面全是血。他浑身是血站在那儿,夫人已经倒在地上,没了气。调查一查,才知道是杨秀昆跟夫人吵架,吵着吵着一激动,掏枪就开了。这事儿把所有人都惊呆了,谁能想到一个老红军会干出这种事? 枪击的事儿查清楚后,杨秀昆被处分了。本来建国后授衔,他资历够深,怎么也能混个少将,可这下全泡汤了。他在部队里干了几十年,出生入死无数次,最后却因为自己失控,毁了一切。这结局听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杨秀昆这人,说白了就是被战争磨出来的。长征、西路军、抗日战争,他哪次不是在刀口上舔血?那时候没时间想别的,只能往前冲。可到了和平年代,仗不用打了,那些年的压力和创伤反倒冒了出来。他脾气暴躁,可能跟战场上攒下的火气有关;家里的事儿处理不好,也可能是战争让他忘了怎么跟人好好相处。加上那时候部队纪律严,他这性格不改,早晚得出问题。 杨秀昆的功劳没法抹杀。长征里他带人翻山越草地,西路军里他拼死突围,抗日时他保住部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绩。可他晚年的悲剧,也不是假的。他不是啥坏人,更不是叛徒,就是个被战争锤炼又被战争毁了的普通人。他的故事听着挺接地气,没啥高大上的光环,就是一个苦出身的家伙,靠自己闯出一条路,又把自己绊倒了。 这事儿搁现在看,可能有人觉得他可怜,有人觉得他活该。毕竟战场上是英雄,家里开枪这事儿怎么也洗不白。可话说回来,那年头过来的老兵,哪个没点心理问题?战争这东西,不光打烂了国家,也打烂了不少人的心。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只要是被我军包围了,就大多数都难逃覆没的结局?他们
【4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