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9岁的马一浮丧妻,他发誓不再续娶,岳父同情他,便问他:“我三女儿1

牧童的娱论 2025-04-06 09:09:51

1901年,19岁的马一浮丧妻,他发誓不再续娶,岳父同情他,便问他:“我三女儿14岁,酷似她姐,你娶她吧?”马一浮拒绝:“亡妻地位无人能替,无心再娶。”   1901年冬,江南一带的寒意格外深重,连日阴雨,让天地都染上了一层晦涩的灰色。   杭州城内,一座书香门第的宅邸里,年仅十九岁的马一浮身着素衣,静静地站在灵堂前。   他的双目微闭,眉头微蹙,仿佛在极力压抑心中的悲痛。   面前的灵位上写着妻子的名讳,香烟袅袅,烛火摇曳。   马一浮,字一佛,浙江绍兴人,自幼便展现出惊人的文学天赋。   他聪颖过人,过目不忘,许多前来教授他的先生都惊叹于他的才思敏捷,往往教了两日便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正因如此,他的学识在少年时便已超群,吸引了许多名士关注。   其中,时任浙江巡抚的汤寿潜尤为欣赏他的才华,便将自己的女儿汤孝愍许配给他。   汤孝愍生得美丽动人,性情温婉,与马一浮一见倾心,成婚后夫妻情深,共同研习诗书,吟咏唱和,恩爱非常。   可天不假年,马一浮求学期间,妻子突染重病,病情迅速恶化,终不治而亡。   汤孝愍的离世给马一浮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曾以为,自己与妻子能够相伴一生,携手共度岁月,可命运无情,硬生生将他们分开。   从此,马一浮茶饭不思,终日沉浸在对亡妻的回忆之中。   他闭上眼,仿佛还能听见妻子的絮语,能看见她在书案前为他研墨的身影。   可是,这一切都已成过往,变成他心头难以磨灭的伤痕。   岳父察觉到女婿的悲痛,既心疼又担忧。   他知道马一浮年纪尚轻,天资卓越,前程远大,若因丧妻而沉溺于哀伤,未免可惜。   于是,趁着天色尚早,他来到马家,看望这个失去爱妻的年轻人。   那日,天色微亮,庭院中残雪未化,寒梅暗香浮动。   岳父坐在书房之中,目光慈爱地看着马一浮,语重心长地说道。   “一浮,你年纪轻轻,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不该如此沉溺于悲痛之中。你亡妻的离去,确实令人心痛,可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皆是天命。”   马一浮静静地听着,神色沉静,手中把玩着亡妻生前赠予他的白玉折扇,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迹——“琴瑟和鸣”。   他的心被隐隐刺痛,但他依旧保持沉默。   岳父见状,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我三女儿今年十四,生得与她姐姐极为相似,性情也温柔娴雅。若你愿意,我可以将她许配给你,继续与你结为亲家。她也会好好照顾你,陪伴你度过往后的岁月。”   此言一出,马一浮倏地抬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惊愕,但随即恢复平静。   他将折扇缓缓合上,放在桌上,声音低沉却坚定。   “岳父厚爱,晚辈心领了。但亡妻之地位,已无人可替。她虽离世,但在我心中,她依旧是我的妻。我无心再娶,亦不愿辜负三妹。”   岳父望着他,眼神中既有怜惜,也有无奈。   他知道马一浮一向固执,认定的事情便不会轻易改变。   半晌,他叹息一声:“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再强求。但人生路长,你日后若是改变心意,随时与我言明。”   马一浮起身,向岳父深深一揖,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激:“岳父厚恩,晚辈铭记于心。”   送走岳父后,马一浮走至庭院之中,仰望天际,苍穹辽阔,浮云聚散无定。   他心头的悲痛并未消减,可在这一刻,他已然下定决心,此生不再续娶,将亡妻的回忆深藏于心。   此后的岁月里,马一浮始终守着这一诺言,将全部心力倾注于学问之中。   他研读经史,撰写文章,逐渐成为一代大儒。   可在他的书房之中,始终供奉着亡妻的牌位。   这一生,他注定只能以学问为伴,以回忆度日。   但在他心中,亡妻的音容笑貌,从未曾远去。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马一浮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用户58xxx60

用户58xxx60

2
2025-04-06 09:45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