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父亲这一支是有个世职的,但这个世职说起来并不响亮,实际上也没啥权力。她的祖父叫伊达木阿布拉克齐,当过牧群护军校,也就是管理牧群的首领。放到今天约等于畜牧科科长吧,蒙古因为天高路远,在古代源源不断的派流官去管理也不现实,所以职位世袭在蒙古草原非常常见,要不活谁干?
但是可以肯定,这个职位和“王公”“贵族”是扯不上边的。这也是为啥席慕容很少说自己父系这一支的原因,撑死就说到父亲是辅仁大学的,引人联想那个年代能上大学的,都是大户人家。其实没有的事,她父亲上大学,全靠她大伯贪污了外蒙亲王的钱。
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吹她的母系,尤其是她的外祖母“宝光濂公主”,说她是成吉思汗嫡系子孙。但是这玩意咱们要是细挖一下就会发现:
最多最多相当于县长的三侄女,不能再高了。
为啥这么说?大家还记得《如懿传》里面颖妃天天说的“蒙古四十九旗”吗?清代为了分裂蒙古,对蒙古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每个首领的地盘都或者人口都不多,分的特别细,这样互相牵制就不会形成气候。当时清代大致把蒙古分为三个地区,光是内蒙古,包括蒙古科尔沁部等24部,就分了49旗,这就是“蒙古四十九旗”的说法由来,这部分是比较忠诚于大清的;外蒙古地区就更多了,包括喀尔喀4部,附2部,一共分了86旗;青海蒙古5部,共18旗。
总而言之,分到了像素级。
为了笼络蒙古,清廷也会封一大堆蒙古王公为亲王、郡王等。但是这种你可以理解为荣誉头衔,只是可以这么称呼,但并不真的享受和宗室亲王郡王一样的待遇。实际上蒙古亲王的年俸远远少于宗室亲王,理由是他们在本领地内还有其他收入和赋税,这部分清廷不干涉,实际上也干涉不了。而且这些亲王下属的扎萨克部旗(可以理解为内地的县)也不向中央交税,只是年节的时候给朝廷贡品,因此财政上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朝廷给太多。每个亲王郡王,都要严格遵守领地限制,只能管自己旗内事务。
所以虽然title号称亲王,但是职位和权力还是县长级别。
不过因为蒙古的特殊性,连职位都世袭了,王公也都是世袭罔替的。
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
蒙古哪怕是“王爷”,和你想的亲王郡王乃至封疆裂土的藩王都不一样,就是个享受待虚衔和部分待遇的县长土皇帝。
而蒙古的贵族们,也有很多等级,所以小小一两个旗内,就会有茫茫多贵族。比如最富足身分最高的科尔沁部,就有5个亲王、18个郡王、16个贝勒、14个贝子、8个镇国公、14个辅国公。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还有台吉、塔布囊,约等于“大人”,类似内地的一品官,也有二品的,数量不限,想来是不少的。
以上如果非要较真,都可以说自己是“蒙古王公”。
而席慕容挂在嘴边骄傲的不得了的外祖母“宝光濂公主”是什么情况呢?“宝光濂”是简称,全称是“宝尔吉特·光濂”。“宝尔吉特”就是博尔济吉特,蒙语叫孛儿只斤,号称是成吉思汗嫡系传人。
首先嫡系是不可能的,因为她外婆出身土默特部,土默特分为两旗,是异姓,主左翼者为元臣济拉玛裔,压根不是成吉思汗后裔,主右翼者为元太祖裔。但即便是这一系,往上追溯是阿里不哥,也就是被忽必烈干挺的兄弟,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这属于乱臣贼子,还真算不上“嫡系”。
而且就算我们放水,不把公主局限于皇帝的女儿,那至少也要是亲王或者郡王的女儿,到了贝勒的女儿就有点....谈不上了,更不要说往下的贝子啥的。而土默特右旗最高的封爵,是啥呢?
顺治五年封札萨克镇国公。康熙二年晋固山贝子,诏世袭罔替。
那么她外婆是不是土默特右旗固山贝子的女儿呢?不是的。因为最后一位固山贝子的父亲叫做棍布札布,北京人叫他“棍王”。现在积水潭医院后面美轮美奂的园林,以前就是棍贝子府的花园。他死后,爵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沁布多尔济。这大哥五毒俱全,从大义来说,卖国、给日本人当汉奸、欺压黑城子人民、蒙独、伪满他全都没落下,从私德来说,他每天在府里虐待妻妾侍女,经常打死人,但是因为他母亲和婉容的母亲是姐妹,所以没人敢管。他也因为这层关系被伪满封为“亲王”。
虽然即便是他的女儿,也并不露脸,但沁布多尔济出生于1905年,他即便有个女儿,最早也要出生于1920年左右了。
而席慕容的外祖父乐景涛,出生于1884年,他的父亲乐山是克什克腾旗管旗章京,最多相当于常务副县长。而且并没有爵位,只是有这么一个世职。那么问题来了,她外婆要真是贝子的女儿,会嫁给一个比自己大20多岁低位远低于自己的人吗?
显然不可能对吧?
所以这个所谓的“宝光濂公主”,大概就只是姓博尔济吉特,能和成吉思汗攀上关系,仅此而已。但凡她外婆娘家真有个爵位,哪怕是台吉,她哪能不写?就这么一笔带过?
那么和成吉思汗能攀上关系的有多少呢?这么说吧,我就认识仨...毕竟成吉思汗的子孙老多了,而且到了新中国登记户口,你非说你姓孛儿只斤,民警还能拉你去查DNA?就随便你呗!
写了这么多的意思就是,她外婆这个所谓的“公主”,我们往high里说,也就是个县长家亲戚。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她非说你外婆是公主,外人也不好意思反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