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收到了一颗被酒精浸泡的头颅,原来,这是军阀马步芳在向蒋介石邀功,而这颗头颅的主人,就是红五军军长董振堂。 “挂在司令部的城门楼上,让大家都看看,西北这地界,到底是跟谁姓!” 反动军阀马步芳灭绝人性,不顾抗日的紧要局势,对红军西路军围追堵截,占据有利地形血洗红军战士,红色的将士染红了红色的土地。 西北河西走廊二马势力壮大,马步芳和马步青二人再次盘踞已久,不仅有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还鼓动了不少反动民团,兵力超过12万人。 西安事变之后,形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大势所趋,但是敌人贼心不死,蒋介石密电马步芳,阻拦西征的红军。 黄河两岸的人民听说红军来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幅欢欣鼓舞的场景让马步芳怒不可遏。 马家军对待红军的方式惨无人道,西路军的战士们在西北殊死搏斗,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俘虏去做苦役。 在将近一年期间,马家军严密监视红军,每天驱使西路军战士做10个小时以上的苦力,试图从身体上打垮红军。 越是艰难困苦,越是磨练刚强的意志,在马家军的眼皮子底下,西路军战士的革命信仰熠熠生辉。 红军战士把象征着信仰的红五星、镰刀和斧头等,镌刻每一处劳动的地方,革命的火苗在西北大地生生不息。 马步芳自以为对西北的掌控如铁桶一般密不透风,董振堂正是在此时率领红五军的部分兵力,出其不意攻占了高台县城。 当高高飘扬的红旗立在城门上,反抗马步芳的呼声日益高涨,马步芳誓要夺回高台的主动权。 马家军很快调来了2万人,董振堂的红五军团团围住,切断红五军的对外联络,要将红五军全员歼灭。 “为了那些牺牲被俘的西路军战士,为了尚未解放的西北人民,为了取得革命胜利,一定要守住高台!” 董振堂振臂一呼,红五军战士众志成城,尽管红军的弹药补给有限,跟装备精良的马家军相比不值得一提,但是红军斗志昂扬,在高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马步芳放话要荡平高台的红军,可是打了一个星期,马家军连高台的城门都没摸到。 “废物!都是废物!马家军人这么多,一人一脚都能把城墙给推了,你们居然打了一个星期还没进去,给我开足火力,拿不下高台就提头来见我!” 马步芳发了狠,也不讲什么攻城之道,更不考虑高台的民众和生活,直接连续不断地往城里扔炮弹,还用柴草围住高台的防御工事,放火焚烧。 红五军弹药不足,董振堂带着战士们自制武器,以血肉之躯抵抗的马步芳的疯狂攻城之举。 然而双方实力悬殊,长久作战之下,红五军的弹药耗尽,董振堂带领着战士日夜不休,白天在城门工事鏖战,夜晚也不休息,抓紧时间修补、加固工事。 敌众我寡,马家军依靠着兵力优势,在1月20日凌晨对高台发起了总攻,红五军的战士守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双方厮杀了两天两夜,红五军没有了弹药,就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枪口,鲜血洗刷了高台的城门。 “人在城在!誓与高台共存亡!”董振堂举起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向密密麻麻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 爆炸声响,董振堂也牺牲了,他拼杀至了最后一秒,但是敌人仍旧没有放过他。 “是哪个不要命的红军指挥,给老子抓过来,看他还能不能得意!”马步芳想要狠狠羞辱一番红军,却得到董振堂跟马家军同归于尽的消息。 马步芳手下的匪徒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劳,割下董振堂、杨克明、刘培基三人的头颅,专门送到马步芳面前夸耀。 杀死红军的一个军长,这对于敌人来说是个不小的震动,马步芳喜不自胜,非但没有意识到这么做的惨无人性,反而下令将头颅用酒精封存,快马加鞭送给蒋介石邀功。 董振堂身首异处,牺牲的时候年仅42岁,收尸时连头颅都找不到了,他的后人为了安葬烈士,多年来苦苦追寻,终于找到了董振堂的头颅,让英雄得以安息。 参考资料:董振堂│长征中的“铁流后卫”军团长来源:环球网
1930年,马步芳在甘州,以训话为名,将冯玉祥部留下的雷振邦旅官员200余人(包
【49评论】【1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