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河北15岁女孩骄纵跋扈,被大哥扇了2个嘴巴子。谁曾想,她因此不能行走,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哪料,17年后的一天,外甥女突然哭喊着逃出她的房间,从此,竟噩梦连连。 1976年,吴桂英出生在河北阜城县,上有5个哥哥姐姐。作为家中老幺,且从小体弱多病,倍受父母的宠爱。 渐渐地她变得好吃懒做、骄纵跋扈,稍有不如意便大喊大叫,大哭大闹,而母亲总是抱着哄着,百依百顺。 15岁时,她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哥看得眼睛出血,忍不住怒斥几句,谁料,她竟口出脏言,还朝着大哥吐口水。 大哥一怒之下,扬起手掌狠狠地扇了她2个嘴巴子。没想到,她“啊”一声,“扑通“一下瘫倒在地上,敲打着双腿号啕大哭起来,“我的腿没有知觉了!” 哥哥姐姐们“欻”地涌上前,把妹妹扶起来,可她双脚软塌塌的,站都站不住。 母亲一看小女儿如此情形,捶胸顿足,怒视着大儿子,嘶吼,“赶快送到医院去,桂英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拼命!” 一干人手忙脚乱把她送到县医院,经查,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然而,桂英却声称浑身无力,家人只能先抬回家。 从此后,桂英瘫睡在床上,心怀愧疚的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一日三餐送到嘴边,甚至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 母亲除了睡觉,不离女儿左右,桂英嚷嚷,“头皮痒”,母亲立马伸手挠,“我肩头酸”,母亲扑上来按摩......。 后来,母亲担心她不消化,还把饭菜改成流质。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期间,哥哥姐姐们曾怀疑,“医院检查也没毛病,她吃得下拉得出睡得香,不会是装的吧!” 岂料,被母亲一句封喉,“你们倒是来装装试试,健健康康的人咋躺得住?”母亲的话显然很有道理,村里的老人也都说,“这孩子莫不是碰到什么脏东西了!” 所以,2007年父母去世后,大姐桂令把桂英接到家里照顾。没想到,3个月后,出了怪事。 那天,桂令夫妻在田头劳作,小女儿放学回来,走进桂英房间,只见房中站着一个披头散发的人,她浑身一激灵,猛地转身跌跌撞撞逃出家门。 她一边跑一边喃喃自语,“起来了,起来了....” “咚“地一下,与收工的父母撞了个满怀。 “闺女,这是咋啦?”她结结巴巴地说,“我从来没见过,俺姨...俺姨起来了!” 桂令轻拍着女儿的头,开玩笑道,“她怎么可能起来呢,你莫不是看到鬼了吧!“听母亲这么说,她更是吓得浑身哆嗦,把头埋进母亲怀里。 夫妻俩拉着女儿,一路小跑进了桂英房里,此时,桂英正呼呼大睡。 女儿指着离炕2米左右处,“刚才长头发的鬼,就站在这里。”桂令宽慰女儿,“别怕,可能你看错了!“ 自此后,女儿再也不敢进小姨房间,晚上常常被噩梦惊醒。 而彼时,桂令也发现家里的怪事,比如橱柜里的花生米莫名其妙地变了位置,妹妹的房间半夜会有隐约的脚步声......。 桂令丈夫心疼女儿,忍不住问桂英,“你有没有起来过?”桂英面无表情地回复,“没有!” 为弄清真相,他在屋内安设摄像头。一晃过去5天,桂英毫无行动迹象。桂令讪讪地说,“不该怀疑小妹,家里是进贼了!” 不料,就第6天午夜,桂英竟真的坐起来,颤颤巍巍下床走动。 夫妻俩火冒三丈,“咚”地推开门闯进房间,怒斥,“你还真是装瘫痪!”说时迟那时快,桂英“嚯”地一下瘫在地上,翻着白眼晕过去。 桂令吓得不停掐妹妹人中,几分钟后,苏醒过来的桂英,含糊地说,“我好像有什么东西附在身上。” 桂令把妹妹抱回床上,焦急地说,“我去请人驱邪!”丈夫一把拦住她,“哪有什么神鬼,送医院全面检查!” 省城大医院医生诊断:无任何病症,各项机能正常。 哥哥姐姐们气不打一出来,纷纷指责,“整整18年,年迈的父母,现在的大姐,为你端屎端尿,你于心何忍!“但桂英装聋作哑,还是躺在床上不肯动弹。 医生一把拽起她,“如果你再不起来,这辈子只能在床上了!“桂英马上痛哭流涕,可怜巴巴地看着哥哥姐姐。 鉴于桂英现状,医院对她进行心理测试,确定患有心理疾病。哥姐们配合医生鼓励她,慢慢帮她恢复健康。 据她自己说,当年大哥动手打她,她愣是过不去那道坎,就故意装瘫痪。后来,感觉啥也不用干,还有好吃好喝送到嘴边,实在太舒服了,所以就一直装着。 每当家里没人,或深更半夜,她就起来活动筋骨,顺便偷点零食打牙祭。 青春与时间无法再度重来。因为自私懒惰,吴桂英错过了学业,错过了婚姻,错过了人生中宝贵的机遇,让父母和兄姐承受不该有的重负。 好在血脉亲情没有放弃她,不计前嫌地帮助她走出阴霾,重获新生,她才拥有了平凡却珍贵的家庭生活。 追根溯源,这场人生悲剧的种子,或许早在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中悄然埋下。过度的纵容模糊了是非界限,最终不仅拖累了整个家庭,更让她亲手断送了自己本该光明的前程。 这个沉痛的教训提醒我们:爱与管教,从来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两翼。
1991年,河北15岁女孩骄纵跋扈,被大哥扇了2个嘴巴子。谁曾想,她因此不能行走
夜色温柔的相伴
2025-04-06 22:21: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