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病死的当天晚上,平时掌管袁家大小事务的五姨太杨氏,趁一屋人兵荒马乱之际,叫

品古观今呀 2025-04-07 09:33:49

袁世凯病死的当天晚上,平时掌管袁家大小事务的五姨太杨氏,趁一屋人兵荒马乱之际,叫佣人把老袁房里装贵重物体的一个大箱子偷偷搬到了自己房里,还顺手连墙上挂的大钟也牵走了。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他一生娶了一个妻子和九个妾室。在这九个妾里面,最受袁世凯喜爱的当属大姨太和五姨太。 大姨太沈氏是他的红颜知己,可以满足情感需求;五姨太杨氏出身商户,精明能干,可以帮他处理家务事,是他的得力助手。 五姨太出生行商世家,当时商人家庭并没有那么多讲究,杨氏家里更没有所谓的传男不传女的偏见。 她从小跟在父亲和哥哥身边东奔西跑,接触过家族的各种生意,算是见多识广。 有一次,杨氏的父亲突然兴起,他把儿女们都召集过来,公布道:“我准备办一个比赛,分给你们每人一间铺子,你们自己决定做什么生意,每个人都给100两的本金,以半年为期,看谁的铺子赚的钱多,第一名大大有赏。” 在这个比赛中,杨氏力压兄弟姐妹,拿了第一名。 当时,袁世凯还没有成为大总统,商业直觉敏锐的杨氏父亲就预感这个年轻人非池中物。 他为了与袁世凯搭上关系,把最聪明林丽的女儿杨氏嫁给袁世凯为妾。 杨氏作为女儿,从小被教育以家族利益为重,加上当时她并没有喜欢的人,就按照父亲的要求嫁给了袁世凯。 她来到袁府,非常利落的夺过了管家大权。 这样不仅方便她自己中饱私囊,也方便为家族谋取利益,毕竟袁府是总统府,关系网巨大,稍微一点就可以带来巨大利益。 按理说正房夫人在场,杨氏作为小妾,是没有资格掌握管家大权的。 但是袁世凯的原配夫人于氏,出生于旧地主家庭,不识字,而且小气狭隘,上不得台面。 袁世凯见杨氏八面玲珑,又聪慧果敢,干脆把管家的事情直接交给了她。 袁世凯与大姨太沈氏感情深厚,因为袁世凯年轻的时候,抑郁不得志,整天醉醺醺的在花楼喝酒。 沈氏当时还是名妓,她才貌双全、风姿绰约,每天都有很多风流才子斥巨资求见。 沈氏慧眼识人,单单看上了落魄的袁世凯,温柔的陪伴在他身边,和声细语的宽慰他,袁世凯这才振作起来。 与沈氏不同,杨氏的教育和环境让她更加重视利益,所以她根本不在意袁世凯是否喜欢自己,只要自己有才能,就肯定能立足。 就是因为这样的性子,袁世凯去世以后,杨氏赶紧把贵重物品都偷偷的搬到自己的房里。 原配夫人于氏得到消息,急匆匆跑到灵堂,跪在袁世凯面前,大声哭道:“你看看你现在死了,只有我最伤心,你的那些小妾,都是没心没肺的人,人家只会偷好东西,其他一概不管。你死了,府里还有那么多张嘴,你让我怎么办?” 那些东西早就由杨氏的娘家人趁夜搬走了,杨氏负责管家,主理府上诸多事物,早就混成了人精。 其实早在袁世凯不对劲的时候,杨氏就已经开始慢慢转移财产了。 于氏为人一直糊糊涂涂,颇有些欺软怕硬的味道,相处这么多年,杨氏早有拿捏于氏的办法。 所以当她看到于氏当众指桑骂槐,一点都不紧张,四平八稳的说道:“我管家这么多年,累死累活,夫人竟然还不相信我的为人。大家尽可以去我屋里看,要是能找到什么不属于我的东西,我立马在老爷面前以死谢罪。” 说完还嫌不够,硬是憋出两串眼泪,大声干嚎道:“老爷啊!我图的是什么啊?妾身冤枉啊!” 杨氏的亲生儿女也赶紧上前,簇拥着母亲,跪在于氏面前苦苦哀求:“夫人,我们知道您容不下我们,您把我们都赶出袁府,我们也不敢有意见。” 于氏傻眼了,她的心腹都亲眼看见杨氏派人藏东西,但是看杨氏现在理直气壮的态度,估计是处理好了,终究是自己棋差一着。 袁世凯尸骨未寒,她再愚蠢,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把杨氏母子几个赶出去。 但是刚刚话已经说出去了,她是原配夫人不好反口,最后还是她的亲儿子给解了围,于氏就只能忍气吞声地顺着台阶下了。 长久的舒适生活把于氏的斗志消磨殆尽,跟精明的杨氏斗,她是争不赢的。 大姨太沈氏得了袁世凯的情意,五姨太杨氏得了钱财,于氏作为原配,却什么都没有,令人唏嘘。

1 阅读:1250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