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雷峰塔突然倒塌。人们害怕白蛇出塔,纷纷呼喊:“快跑啊,雷峰塔倒了,白

静赏秋月意韵绵 2025-04-07 14:05:35

1924年,雷峰塔突然倒塌。人们害怕白蛇出塔,纷纷呼喊:“快跑啊,雷峰塔倒了,白娘子出来吃人了。”百年后,考古专家挖开了雷峰塔的地宫。没想到,在地宫的宝盒里竟然发现了一条白色的小蜈蚣。 信源:雷峰塔简介.杭州雷峰塔景区官网 公元10世纪,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吴越国正值鼎盛。忠义王钱弘俶统领江南,信佛虔诚,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决意在西湖南岸建塔镇邪,并以镇水妖、安民心为要义。 相传,当时杭州一带屡遭水患,百姓传言,是湖底有妖蛇作祟,夜半现身吞人。 钱弘俶召来一位得道高僧,禅师勘察地形后,指着夕照山一带道:“此地为龙穴之口,气场涌动,若不以佛塔镇之,恐有祸患。” 于是,吴越国王下令修塔,并取“雷火镇妖”之意,命名为“黄妃塔”,后因王妃黄氏施资建塔,又称“雷峰塔”。 塔高七层,外为砖石,内为木构,塔基掘地三丈,封入佛经、宝器与咒符,象征镇压妖灵。 然而民间却有另一种说法。传说那年修塔之时,湖中确有白蛇现身,修建期间,常有工匠夜里梦见白衣女子痛哭哀求,言语凄凉,令人动容。 有人说那是千年白蛇白素贞,被高僧镇压于塔下;也有人说,是塔中封印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白蛇传的故事,在这一背景下愈发流传广远:白素贞修炼千年,与许仙西湖邂逅,一段人妖之恋轰轰烈烈。 法海和尚执掌金山寺,视妖为邪,设计将白娘子镇压于雷峰塔下。自此,白蛇与雷峰塔的命运紧紧交织,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唏嘘之谈。 历经宋、元、明、清,雷峰塔几度修缮,终在晚清兵乱中遭劫,塔内木结构焚毁,仅剩残砖支撑风雨。到了1924年9月2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这座残破不堪的古塔轰然倒塌。 塔倒当日,杭州城里一片惊恐。老人们惊呼:“不好了,雷峰塔塌了,白娘子出来吃人了!”许多孩童被大人紧紧护在怀中,连茶楼里说书先生都仓皇而逃。 尽管人们知道那只是传说,但谁也不敢肯定,塔下是否真有“妖物”被压千年。塔砖被当地百姓哄抢一空,有人说拿回家能避邪保平安。 而塔倒之后,白蛇传的故事却越传越盛。旧书摊上白娘子的连环画热销,戏台上《白蛇传》连唱数月不衰。雷峰塔仿佛在沉没之后,更加鲜活地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直到2001年,考古队对雷峰塔遗址展开发掘。人们原本以为,地宫中会藏着镇妖的佛宝或传说中白素贞的蛛丝马迹,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 地宫虽结构严谨,却未见大批金银珠宝,也未见佛像法器,唯有几件安静躺着的文物:一块青铜镜,镜面上隐约刻着一条白色小蜈蚣,似在游动;一尊小佛像。 手势似持咒结印;几件陶瓷与佛经残片,述说着一千年前吴越国人的虔诚与信仰。 那个铜镜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兴趣。有人认为,铜镜上的白蜈蚣,象征着古代对“邪灵”的拟形压制,也有人猜测,这或许是当年高僧用于镇压“白蛇”的神物。 可是镜背无铭,无任何文献记载其来历,谜团至今未解。 雷峰塔塌了,留下的既有厚重的历史,也有斑斓的想象。白素贞是否真实存在,塔下是否真的镇压过“妖”,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确知。 但雷峰塔之于杭州,之于中国人的文化记忆,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 有人说,每一座古塔都有灵魂,雷峰塔的灵魂,是白蛇的深情,是吴越国的信仰,是民间与官方、历史与传说交织而成的文化奇迹。

0 阅读:47
静赏秋月意韵绵

静赏秋月意韵绵

静赏秋月意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