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兵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二战时期最贵的不是粮食,也不是枪支坦克,而是涨到600倍也买不到的白糖,一斤就能换一个老婆,白糖真有这么贵吗? 在那个炮火连天的二战岁月,有位老兵眯着眼睛跟我说:“你知道吗?那时候最贵的不是粮食,也不是枪支坦克,而是白糖。一斤白糖能换一个老婆,涨到600倍也买不到,90%的人压根儿不知道这回事。”这话听起来跟天方夜谭似的,白糖真能贵成这样?可仔细想想,战争把一切都搞得天翻地覆,一块糖背后的故事,比你想的还要离奇。 二战一打响,白糖就跟人间蒸发似的,变得稀罕得要命。战争把制糖厂炸得稀巴烂,运输线也被掐断,像日本这样的岛国,日子更不好过。他们的糖主要靠台湾和东南亚的甘蔗,可这些地方不是被占领,就是被战火烧得不成样子。资料说,日本1941年还能产120万吨糖,到了1944年,直接掉到20万吨以下,缩水了八成多。船队也被盟军炸得七零八落,白糖运不进来,产量又暴跌,想买都买不到。 不光日本,欧洲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德国为了撑战争,把糖管得死死的,平头老百姓只能靠配给券弄点糖渣子。美国虽然没被打,但为了支援盟军,也搞了糖配给,每人每月就那么一点儿。全球都缺糖,黑市价格蹭蹭往上涨,日本的黑市上,白糖一度比平时贵了700多倍,真是天价了。 白糖贵,不光因为它少,还因为它能顶命。在战场上,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体力撑不住的时候,一块白糖就能救急。每100克白糖有400大卡热量,比米饭还顶饱。饿了好几天,嚼一口糖,立马感觉有点劲儿了。老兵说,他们打仗时,粮食断了,靠几块白糖硬撑了好几天,才熬到援军来。 白糖还轻,揣兜里就能走,行军打仗带着方便。不管是爬山还是跑路,饿得不行时掏出来吃一口,比啥粮食都管用。那时候,士兵管白糖叫“能量块”,真不是吹的。 你可能想不到,白糖不光能吃,还能救命。二战时,药品少得可怜,伤口感染就能要了命。可白糖居然能当“药”用,撒在伤口上能杀菌。咋回事呢?白糖吸水性强,细菌碰上它就活不下去了。这种土法子在战场上救了无数人,老兵说,他们队里有人腿被炸开,血流一地,没药就拿白糖糊上,几天后伤口居然没烂,还慢慢好了。 这招不是瞎来的,医学上也认。白糖当急救用品,比啥都好找,关键时候真能拉人一把。所以,部队里都管它叫“救命糖”。 白糖在社会上也牛得不行,黑市上简直就是“硬通货”。在日本,你拿白糖能换粮食、衣服,甚至药品。有一次,老兵他们找到几袋白糖,拿去黑市换了一堆吃的和药,救了全队。民间还有传言,说一斤白糖能换个老婆,这话肯定夸张,但也说明白糖值钱到啥地步。有地方真有人拿糖当聘礼,可见它多稀罕。 黑市上,白糖的价格炒得离谱,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普通人想弄点糖,难如登天,只能干瞪眼。白糖成了那时候的“土豪标配”。 白糖还不只是吃的用的,它在战争里还有战略意义。日本政府专门管糖,把它当战略物资,分给军队和工厂,普通人基本没份儿。盟军也拿糖做文章,广播里老说日本缺糖,搞得日本人心里更慌,黑市价格又往上窜。 德国也一样,糖分得严,军队优先,民众饿肚子。美国还用糖支援盟友,运到前线当补给。白糖不光是物资,还是打仗的筹码,谁掌控了糖,谁就多一分底气。 白糖为啥这么贵,说到底是战争闹的。和平时,它就是个调味品,谁care啊?可一打仗,生产没了,运输断了,需求还蹭蹭涨。士兵要能量,伤员要救命,百姓要活下去,白糖就从不起眼的小东西,变成了抢破头的宝贝。 这事儿还不新鲜,历史上盐也这么牛过,古罗马时候还拿盐当钱花。战争把人的需求放大到极致,啥稀缺啥就贵得离谱。白糖在二战里,就是这么被捧上天的。 白糖这故事,还能看出战争多残酷。物资一少,人就得拼了命抢,啥人性不人性的,都得先活下去。黑市上拿糖换东西,甚至传出换老婆的说法,听着荒唐,可不就是那时候的真实写照吗?人被逼到绝路上,啥都能干得出来。 老兵讲这些时,眼里全是苦涩。他说,那时候活着就不容易,白糖贵是贵,可再贵也换不回太平日子。战争把啥都毁了,连糖都变得让人又爱又恨。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只要是被我军包围了,就大多数都难逃覆没的结局?他们
【6评论】【27点赞】
喂,是你
一硫二硝三木炭,四点白糖大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