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巴勒斯坦人谈话 1965年3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接见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首任主席艾哈迈德·舒凯里一行。这不是啥随便的会见,而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博弈下的一场特别对话。当时,巴勒斯坦正面临以色列占领和周边局势的压力,PLO刚成立不到一年,急需国际支持。而中国呢,刚建国十几年,毛主席正带着一腔革命热情,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这次会面,就这么自然地搭上了线。 毛主席那会儿72岁,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革命家,经历过无数风浪。舒凯里比他小三十多岁,出生在黎巴嫩,留过洋,学过法律,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两人背景天差地别,却因为共同的反帝目标坐到了一起。1965年的中国,正忙着搞建设,国际上也想站稳脚跟,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是毛主席一贯的主张。这次谈话,既是理念输出,也是给巴勒斯坦人打气。 谈话里,毛主席直截了当点破了帝国主义的本质。他拿美国在越南的例子开刀,说美帝国主义靠武力压人,以为能把反抗摁死,结果只会激起更多人反抗。这话不光是说给越南听,也是给巴勒斯坦人提个醒:别指望外部强权救你,帝国主义靠不住。他还聊到中国革命的经历,说当初红军啥也没有,枪都从敌人手里抢,最后愣是打出一片天。这不是吹牛,是想告诉舒凯里,巴勒斯坦要想翻身,得靠自己。 毛主席特别强调了游击战的路子。他提到,敌人强的时候就躲,弱的时候就打,灵活机动最重要。他拿阿尔及利亚举例子,说那儿的革命军人数少、装备差,但靠着人民支持和聪明打法,把法国殖民者赶跑了。这套策略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得有群众基础,还得有不怕死的决心。他这话明显是给巴勒斯坦人指路,希望他们找到自己的斗争方式。 1965年的巴勒斯坦,正处在水深火热里。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大批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成了难民。到60年代,PLO刚成立,想通过武装斗争拿回土地,但面对以色列和背后的美国支持,压力山大。舒凯里带着代表团来中国,不光是拉关系,更是想找点精神和策略上的支撑。毛主席的鼓励,对他们来说就像一针强心剂,虽然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但至少让人觉得路还没堵死。 这次会面后,中国对巴勒斯坦的支持慢慢实打实起来了。1974年,PLO驻北京办事处升格成大使馆,这在当时可是个大信号,说明中国不光嘴上说说,还真愿意站出来撑腰。后来在联合国,中国也多次为巴勒斯坦发声,这都跟毛主席当年的态度一脉相承。 毛主席聊这些,不只是给巴勒斯坦人上课,也是他自己思想的延续。他从井冈山到延安,一路靠人民战争打天下,深信群众的力量是翻盘的关键。他觉得,帝国主义看着凶,其实底子虚,只要被压迫的人团结起来,就能把它戳破。这套想法,不光在中国管用,也成了不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参考书。 比如,越南战争后期,北越的游击战就有点毛主席策略的影子。阿尔及利亚、莫桑比克这些地方的反殖民斗争,也多少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毛主席跟舒凯里聊的,不是空话,而是他几十年打出来的心得。他相信,巴勒斯坦只要抓住人民这个根,就能找到出路。 艾哈迈德·舒凯里呢,是个有想法的人。他在阿拉伯世界混迹多年,见过大场面,1964年当上PLO主席后,忙着到处奔走。他来中国之前,已经跑了不少地方,想为巴勒斯坦争取支持。跟毛主席见面后,他带回去的不光是鼓励,还有一套务实的斗争思路。可惜,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PLO吃了败仗,他也因此辞职。不过,他早期的努力还是给巴勒斯坦事业攒下了基础,后来者接着干,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这场谈话过去快60年了,但意思一点没过时。毛主席讲的帝国主义本质,现在看还挺准——大国干涉、利益至上,哪儿有压迫哪儿就有反抗。他给巴勒斯坦的建议,也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实打实的经验总结。到了2024年,中国还帮着巴勒斯坦14个派别在北京签了和解宣言,这不就是当年支持态度的延续吗? 再说全球范围,毛主席的思想不光影响了巴勒斯坦,还启发了不少地方的抗争者。他的核心点——靠人民、靠团结,到现在还是很多运动的底气。这场对话虽然短,却像个火种,点燃了不少人的希望。
斯大林到底有多可怕,胡志明因为一件事才明白,他当初为何执意要大清洗了。1924
【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