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年,朱元璋在称帝前夕与儿子朱英一起喝酒,酒过三巡后,朱元璋突然微笑着问朱英:“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朱英放下酒杯恭敬地回答:“我自然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朱元璋不肯罢休,连着问了好几遍,朱英的回答却从没有变过,朱元璋无奈地叹了口气。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因为朱英不是他亲生的,朱英是他的养子。遇见朱元璋那年,朱英才八岁,却已经无父无母。他出身贫苦,父亲早早去世了,母亲拉扯着他艰难地生活。母子二人本就吃不饱穿不暖,又遇上了战乱,只好一路颠沛流离躲避战火。 一路上的风霜雨雪让朱英的母亲迅速地消瘦起来,很快她就在逃难的途中一病不起。幼小的朱英守着母亲,心中满是绝望,因为他们连吃的都稀缺,更别提药物了。没有药物治疗,朱英的母亲不久之后撒手人寰,只剩下朱英一人留在这世上。 为了活下去,朱英饿着肚子继续赶路,终于来到了濠州城。那天,他饥肠辘辘地缩在墙角,等来了命运安排的贵人,那就是朱元璋夫妇。 那时朱元璋和妻子马氏成亲没多久,二人还没有孩子,见朱英饿得瘦骨嶙峋,二人心中格外不忍,便决定收养了他,因为朱元璋姓朱,所以他跟着朱元璋姓,从此之后名字便成了朱英。 朱元璋和马氏将朱英视为己出,朱元璋在战场上奔波,得了空便教朱英学习兵法,教他如何带兵打仗。马氏则悉心照顾着朱英的生活,闲来还教他识字读书。朱英聪慧,又谨记着朱元璋和马氏对自己的恩情,自然是奋发图强,成为了一个格外懂事的孩子。 朱英十二岁时便跟着朱元璋上了战场,他那时年纪尚小,主要任务就是侍奉朱元璋,跟着朱元璋多看多学。朱英很勤快,从没喊过累。十八岁时,朱英便开始担当军事要任,为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绩,被接连提拔。 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几位养子,就数朱英最为出众。朱英不想辜负养父母的恩情与期待,朱元璋也很信赖朱英,可他马上就要打下江山登基称帝了,日后他的儿子都有继承大统的可能,朱英这个收养来的长子未免有些突兀了。 于是他叫人备了一桌酒菜,叫来朱英陪自己喝酒。朱英知道朱元璋一定是有事要说,便格外耐心地等待,等到酒过三巡时,朱元璋忽然没头没尾地问他:“朱英呀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儿子?” 朱英恭敬地低下头说:“我自然是陛下的儿子,深沐陛下与皇后的养育之恩。”朱元璋不吭声,继续追问,换着方法问了好几次,可朱英的答案从来没变过,朱英的意思很明确,我就是你的孩子,你把我养大,我永远记着这份恩情。 可朱元璋有些无奈了,他本来是想让朱英主动承认他俩不是亲父子,好有理由把朱英从儿子里踢出去,防止日后朱英产生一些不该有的野心。奈何朱英性子倔,朱元璋心中无奈,便深深地叹了口气,坦诚地对朱英说:“你是朕的养子,如今你即便不愿意恢复原来的姓氏,也不能再随我姓朱了。既然你一直说深沐养育之恩,那朕就赐你沐姓吧,让你可以永沐皇恩。” 朱英毫无异议地磕头谢恩,没表现出半分不悦的神色,让朱元璋颇为欣慰。后来,沐英跟着傅友德和蓝玉到云南打仗,战乱平息后朱元璋便让沐英镇守在了云南,守护一方。沐英兢兢业业地治理着云南,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可没想到几年后竟然听闻了马皇后去世的消息,沐英备受打击心痛如刀绞,一连三天不肯吃饭,险些昏厥。他将马皇后视为亲生母亲,马皇后去世他焉能不痛?十年过后,皇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沐英再次受到打击,他伤心欲绝,此后便不断地生病,没多久就去世了。 可见沐英是个重情又懂得感恩的人,沐英去世的消息传到京都后,朱元璋泪流满面,他亲自写了祭文,又命人制作了沐英的塑像供奉在功臣祠中,还善待了沐英的子孙后代,全了与沐英之间的父子情谊。
朱元璋为什么保留他做过乞丐的历史?
【1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