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这就是毛主席年轻时的样子。刚看到一则新闻,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一个退休老师

另子维好故事 2025-04-08 17:49:36

不敢相信,这就是毛主席年轻时的样子。刚看到一则新闻,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一个退休老师,向博物馆捐赠了一张毛泽东24岁的毕业照,照片上的毛泽东看起来很年轻,书生气十足,目光炯炯有神,是大家没有见过的样子,确实非常珍贵。 那么毛主席24岁那年都经历了什么呢?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24岁应该是1918年,正好是毛泽东毕业时的年纪。据有关资料记载,此时的毛泽东已经被杨昌济刮目相看,或者说他在北京大学得到陈独秀和李大钊的赏识,和他在湖南一师的优秀分不开。 在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提出了很多著名的观点,即便是现在看,对正在上学的学生,依然非常有用。 1.学生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毛泽东不仅自己注重打好基础,注意知识的积累,而且他还向同学、朋友推介这种“积久成学”的学习方法。1917年夏,他应萧子升的请求,给他的笔记做序,毛泽东在序中就写了这样的句子:“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他认为很多道理都是在慢慢积累中变成参天大树的。 2.当下的事情要当下做好。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毛泽东就非常喜欢读书,他要特别“重现在”。其意是,若以前浪费了光阴,“追悔何益”?他指出:“为学之道,不可不重视当下。”当下的事情要当下做完,据很多人回忆,毛泽东小时候读书会废寝忘食,除非把这本书读完才会满意地去吃饭。 3.要学会归纳和总结知识。毛泽东强调打好做学问的基础,仅这一点他认为还不够。他指出,积累知识还须注意知识的归纳和综合,使之条理分明,融会贯通。他在生活中也非常善于做调查,1917年他曾和还有萧子升步行走了好几个县做调查,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友情,还在调查中了解民情。 4.要能吃苦。毛泽东青年时期就认为要培养吃苦精神,他还对好友萧子升等人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他还说,做人不能懒惰,要早点起床读书。正是青年时期培养的这种良好习惯,让毛主席在日后的革命中,这些美好的特质一直陪伴着他。 5.要注重体育锻炼。毛泽东非常喜欢体育锻炼,他还在《体育之研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论断。据毛主席后来对卫士回忆说,他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经常洗冷水澡,即便是冬天也是。卫士还问毛主席,那你不冷吗?毛主席说,洗一会就暖和了。他这一生,非常喜欢登山和游泳,他老人家可以高寿83岁,和良好的身体是分不开的。 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当时同学们都主张出国留学,毛泽东充分考虑后决定留在国内。最后在杨昌济的推荐下,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了管理员,月薪八元。也正是在北大期间,他得到“陈李”二人的赏识,并且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学说的书籍,培养了自己的革命思想。 一年后,也就是1919年秋,毛泽东已经在长沙领导了著名的“驱张运动”,可以说,从那时起,经过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经过“陈李”二人的培养,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个革命者,他自己也在1936年对记者斯诺说:那时候我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时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 多年来,很多人奇怪毛主席为什么没有出国留学,是不是没有钱?或者其他原因错过机会。后来发现,当时毛泽东积极为同学们筹集去法国的学费和路费,肯定不是钱的原因,而且同学们出国时,他还特意去送别,所以基本可以肯定,那时候的毛泽东是自己选择留下的,他认为中国自己的问题也需要有人去探索。 所以在此后的革命道路上,毛泽东擅于游击战,擅于总结中国的问题,而且善于利用中国国情解决问题,这和毛泽东留在国内做了大量的调查是分不开的,这也正是青年毛泽东的伟大之处。 从五四时期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半个世纪来,毛泽东不知阅读了多少部,也不知读了多少遍马列著作。他读的著作中,不仅涉及到小说,散文,经济学,历史学,天文学,甚至还有物理学等等方面,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读书天才。 如今再看这张珍贵的照片,青年毛泽东风华正茂,眼神坚定,或许从此刻开始,这位青年已经在心中有了坚定的志向,他热爱读书的精神,他高超的人格魅力,他丰富的指挥艺术,和天才般的军事天赋,是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

0 阅读:1030

猜你喜欢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