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继续加征中国商品关税,全面税率将达到104%。说白了,他本质上还是在玩“勇敢者游戏”——两辆车对撞,看谁最后打方向盘。他以为中国会怕,但其实,他高估了美国,低估了对手,也低估了市场经济规律和全球最大工业国的韧性。事实上,以美国的工业能力和政府执行力,他们根本做不到定向围剿中国,或许关税战打下来,中国会疼,但美国恐怕就会死。 从表面上看,这种关税战就像两辆车对撞,看谁最后打方向盘。特朗普的算盘是,假设通过高关税压制中国的商品出口,进而让中国在经济上遭遇痛击,迫使中国做出妥协。 但问题是,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循环,尤其是在制造业上,它更多依赖的是全球产业链,而不是单纯依靠美国本土的生产力。 美国的工业能力虽然在全球有竞争力,但也面临着强烈的内外压力。 要知道,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虽然曾经引领全球,但现在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那个美国。制造业的转移和全球化,已经让很多关键产业链转移到了亚洲,特别是中国。 中国的制造业不仅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比重最大,生产效率和产业链的成熟度也是美国无法比拟的。 美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定向围剿”中国的制造业——关税战的确能让中国经济短期内遭受一定压力,但并不意味着会造成致命打击,反而可能会反噬美国自己。 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不容忽视。美国高关税的加征可能让中国的出口遇到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会坐以待毙。 中国的产业结构、内部市场的巨大需求、以及不断扩大的高科技产业都为中国提供了足够的韧性。 中国的消费市场巨大,内需能支撑其经济运行,而中国在创新和技术领域的持续投资,更是在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准备。 特朗普的战略可能短期内会让中国的某些产业受到冲击,但对于美国来说,这种“痛”会更加剧烈。美国目前的制造业已经没有当年那种全球垄断的地位,很多关键领域都依赖进口,包括高科技产品、关键零部件等。 中国虽然面临关税的压力,但美国一旦切断与中国的贸易,不仅会让中国的工业受损,也会对美国本土的企业带来“倒逼效应”。 举个例子,美国的大型零售商和科技公司(如苹果、特斯拉)都严重依赖中国的生产能力,一旦关税加重,成本上升,这些美国公司也不得不承受高额的负担,甚至可能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供应商。 此外,特朗普忽视了中国的外交策略和全球经济的多元化。中国近年来加大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逐渐打破了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像“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增强经济韧性的一部分。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投资,很多国家的经济逐渐与中国接轨,形成了新的经济纽带。而这些对中国经济的支持,是美国关税无法打破的。 至于特朗普的“勇敢者游戏”,真正的考验还在于谁能在这场博弈中最先崩盘。美国的高额国债、内部矛盾和产业空心化,都在不断拖慢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中国虽然面对外部压力,但相较于美国的经济困境,中国的经济潜力、市场空间和发展动力依然巨大。再加上中国有强大的政策执行力和更强的政治稳定性,长期来看,中国的韧性可能更胜一筹。 所以,特朗普可能高估了美国的“勇气”,低估了中国的“耐力”。他以为通过加征关税能让中国崩溃,但他忽视了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优势、内需潜力和长远战略眼光。 关税战打下去,中国可能会疼,但美国恐怕会痛得更深,因为这场博弈不仅仅是关税的游戏,而是对全球产业链和市场格局的一次深刻考验。
特朗普威胁继续加征中国商品关税,全面税率将达到104%。说白了,他本质上还是在玩
甜心萌熊仔
2025-04-09 13:18: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