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养浩被特赦,重获自由后,国家允许他去任何地方,周养浩当即想去往台湾投奔蒋介石,谁料他刚出发,蒋介石就去世了。 1975年4月,春寒料峭的北京城里传开一个消息:最后一批战犯要特赦了。功德林监狱里,六十九岁的周养浩攥着发黄的报纸,手指头在"特赦"两个字上摩挲得发烫。这个戴过少将军衔的老特务,在铁窗里熬了二十六年,终于等来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要说周养浩这人,年轻时确实有两把刷子。1906年出生在浙江江山县,家里祖上是武秀才,打小就教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道理。 十三岁那年考进衢州第八中学,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学问。后来跑到上海念法学院,成了大律师沈钧儒的得意门生。要不是后来走岔了道,说不定能成个正经八百的大律师。 可命运这东西就是爱捉弄人。1933年,戴笠在杭州办了个特训班,专招有文化的年轻人。周养浩看着招兵买马的告示,心里那点功名利禄的心思活泛了。 他托关系攀上了毛人凤的侄女毛超群,靠着这层关系混进了复兴社。要说军统里头多是些兵痞流氓,周养浩这个法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倒成了鸡窝里的金凤凰。 在军统混日子,周养浩可比旁人精明得多。别人抓共产党就知道动拳头,他倒好,专挑知识分子的软肋下手。 在息烽监狱当主任那会儿,他搞了个"怀柔政策",把牢房改叫"书斋",白天让犯人自由活动,背地里该用刑用刑,该勒索勒索。有个老狱卒回忆,周主任审犯人从来不带脏字,笑眯眯地跟你讲法律条文,能把人说得自己都想认罪。 要说他这辈子干得最缺德的事,还得数害杨虎城将军。1949年那会儿,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躲在台湾还不忘记仇。周养浩接到密令,把杨将军从贵州骗到重庆戴公祠。 那天夜里下着毛毛雨,周养浩亲自在祠堂门口迎人,话说得比蜜还甜。谁成想杨将军刚跨进门槛,埋伏好的特务就下了黑手。后来打扫现场的人说,血水顺着青砖缝流了半院子。 坏事做多了总要遭报应。没过两个月,周养浩在昆明机场栽了跟头。他原想着搭最后一班飞机逃台湾,哪知道云南省主席卢汉阵前起义,把跑道都给封了。 这个平时讲究仪表的军统高官,急得拿小刀割掉领章,混在老百姓堆里想蒙混过关。结果被起义部队逮个正着,押解时连鞋都跑丢了一只。 进了功德林,周养浩那股子犟劲又上来了。同批的沈醉、徐远举都老老实实写悔过书,就他梗着脖子不认账。管教干部让他参加劳动,他装病躺床上哼哼;组织学习讨论,他闭着眼睛装睡觉。 有回和沈醉吵架,抄起板凳就要砸人,被警卫按在地上时还嚷嚷:"老子学的是民国法律,你们共产党这套不算数!" 转机出现在1960年。那天广播里念特赦名单,沈醉的名字赫然在列。周养浩扒着铁窗看老同事提着行李出大门,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打这天起,他像是换了个人,主动要求参加缝纫组劳动,开会发言比谁都积极。管教干部心里明镜似的——这老狐狸八成是看见特赦的甜头了。 1975年特赦令下来那天,周养浩把仅有的一身中山装熨得笔挺。政府工作人员问他今后打算,他脱口而出:"去台湾!"这话把在场的人都惊着了。 要知道当时两岸还隔着海峡,多少人都觉得他这是痴人说梦。可周养浩心里打着小算盘:当年给老蒋卖过命,怎么着也该给个养老的位置吧? 人算不如天算。他前脚刚到香港,后脚就传来蒋介石病逝的消息。台湾那边的新当家蒋经国压根不认账,说这些特赦分子"来历不明"。 周养浩在香港旅馆困了140多天,天天往台北发电报,回回都石沉大海。最后没法子,只能投奔在美国的女儿。 要说这人也真是命硬。在美国住了十几年,八十多岁了身子骨还挺硬朗。有回《纽约时报》记者找上门,想套他说共产党的坏话。 老头儿眯着眼想了半天,蹦出一句:"要没毛主席特赦,我这把老骨头早烂在功德林了。"这话传回国内,当年审过他的老管教直摇头:"这老狐狸,到死都在演戏。" 1990年冬天,周养浩在洛杉矶郊区的养老院里咽了气。临终前他总爱盯着墙上的中国地图发呆,护士问他看啥呢,他嘟囔着:"找不着回江山的船票喽。"这话说得没头没尾,倒像是给他这跌宕起伏的一生,添了个意味深长的注脚。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谍谍不休︱云南解放:大特务周养浩被俘,王蒲臣侥幸逃脱)
1975年,周养浩被特赦,重获自由后,国家允许他去任何地方,周养浩当即想去往台湾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09 14:46:18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