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二年冬,湖南湘乡县学考场外,一位青年望着张贴的榜单浑身发抖。这是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秀才考试,他的文章再次被主考官朱笔批注"文理欠通"。更令他难堪的是,这个评语被当作反面教材在全县张贴示众。当时没人想到,这个被冠以"笨小孩"之名的落榜生,后来竟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在《曾国藩家书》中,他多次提及这段屈辱经历。第七次应试前夜,他彻夜研读考官的评语,发现自己的文章虽然辞藻华丽,却总是游离题外。 这个发现如惊雷贯顶:原来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卖弄文采,而在于洞悉本质。次年,他以全县第七的成绩考中秀才,这个转折点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战略,在湘军初创时期饱受质疑。当其他将领都在追求奇谋妙计时,他坚持让士兵每天花四小时挖壕筑墙。 这种看似愚笨的做法,最终让湘军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凭借坚固工事耗死了太平天国精锐。就像他在日记中写道:"用兵无他巧妙,但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在这个追逐"3分钟学会""7天速成"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曾国藩式的笨功夫。 某互联网大厂曾做过统计,那些坚持每天写代码超过5小时的程序员,五年后的成长速度是走捷径者的3倍。 这印证了曾国藩的预言:"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当我们被"35岁焦虑"困扰时,不妨翻开《曾国藩自传》。这位四十岁才真正开悟的"晚熟者",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负重越野。 那些看似笨拙的坚持,终将在时光中沉淀出最耀眼的光芒。在这个聪明人遍地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学会像曾国藩那样,用"结硬寨"的笨方法,在人生的战场上打一场漂亮的持久战。 读书笔记曾国藩历史 精装珍藏版 曾国藩家书冰鉴挺经白话文 曾国藩传人物传记书籍
道光十二年冬,湖南湘乡县学考场外,一位青年望着张贴的榜单浑身发抖。这是曾国藩第六
凯凯说过
2025-04-09 16:26:13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