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许世友被关押起来。他的妻子雷明珍不仅没有心疼他,反而向他提出了离婚。后来许世

当年许世友被关押起来。他的妻子雷明珍不仅没有心疼他,反而向他提出了离婚。后来许世友复出,雷明珍想与他和好,但是却被许世友狠心拒绝。等到许世友功成名就的时候,雷明珍拉下面子,寻求许世友的帮助,只见他大手一挥,写下八个大字...... 许世友,1905年8月28日生在河南新县八里畈镇一个穷苦农民家,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他排老三。父母靠种几亩薄田过活,日子紧巴巴的,小时候的他就懂得吃苦耐劳。8岁那年,他被送去邻村私塾念书,可没读两年,家里实在掏不出学费,只好让他辍学回家干农活。这段经历让他从小就磨出了坚韧的性格,也为他后来投身革命埋下了种子。 1926年,许世友投身军旅,先是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年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从一个普通士兵干起。那时候条件苦,部队里缺吃少穿,但他咬牙坚持。几年后,他靠着战场上的胆识和拼劲升到连长,带着几十号人打仗。长征时,他跟着红四方面军翻雪山、过草地,吃尽了苦头。到了陕北,他又投身抗日战争,在晋察冀一带跟日军硬碰硬。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上南京军区司令员,成了军中的大人物。 许世友这人,性格刚硬,军中都说他“铁面无私”。他个子高大,嗓门洪亮,纪律抓得特别严,对自己和部队要求都高。生活上他不讲究,吃粗粮咸菜,跟士兵一个样,所以手下人都挺服他。他的经历,从穷小子到将军,完全是靠自己一步步拼出来的。 1937年冬,许世友在延安学习时,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争议被组织隔离审查。那会儿正值政治风波,他被关进一间小屋子,日子过得艰难。消息传到妻子雷明珍那儿,按理说夫妻该同甘共苦,可她却没半点支持的意思。不久后,她写信给许世友,里面直截了当提出离婚,说他现在这处境,她没法跟他过下去。这封信对许世友打击不小,他在最落魄的时候被身边人这么一刀捅,换谁都寒心。他没多犹豫,回信同意离婚,从此跟雷明珍划清界限。 雷明珍为啥这么干?有人说是她扛不住压力,那时候许世友前途未卜,家里日子也不好过,她可能觉得跟着他没盼头。也有人说她本来就跟许世友感情不深,结婚更多是形势所迫,这回正好借机脱身。不管啥原因,她这举动在当时看来确实挺绝情,许世友心里肯定不好受,但他性子硬,没在人前露半点软弱。 几年后,局势变了,许世友被释放,重新回到部队。他带着一股劲儿上战场,指挥作战,慢慢打出了名堂,地位也水涨船高。这时候,雷明珍听说他混得好了,又动了心思,想跟他和好。她托人捎信过去,意思是过去的事就翻篇,俩人还能凑合着过。许世友收到信,看都没多看就扔了,态度很明确:没门儿。 他为啥这么狠心拒绝?一是当初雷明珍离婚那事儿伤他太深,他不是那种能轻易原谅的人;二是他这人重原则,觉得她当初既没忠诚,现在回头不过是看他有出息了,想沾光。这种时候回头,他心里肯定膈应,觉得这女人靠不住。所以,他干脆断了念想,连个回旋余地都没留。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的事业到了顶峰,当上了南京军区司令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将。雷明珍这时候日子过得不好,离婚后她一个人拉扯孩子,生活艰难。孩子们长大了想参军,可因为家庭背景问题卡住了,进不了部队。她没办法,只好拉下脸来找许世友帮忙。 这次见面,她低声下气求他给条路。许世友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拿笔写下“子继父业,理所当然”八个字,把纸给了她。这八个字意思很明白:孩子想当兵是正常的,他愿意帮这个忙。她拿着这张纸找到部队,孩子们顺利入伍,命运也算有了转机。 许世友这举动挺有意思。他没直接跟雷明珍翻旧账,也没冷嘲热讽,而是用这八个字既帮了孩子,又保持了距离。这说明他虽然对雷明珍没感情了,但对孩子没啥怨气,愿意给条出路。这里面有宽容,也有他一贯的原则性。他不是那种小心眼儿的人,但也不代表他忘了过去,只是恩怨到这儿,他选择放手。 许世友后来跟第三任妻子田普结了婚,生活稳定下来。他忙着军务,常年在外奔波,晚年身体不行了,1985年10月22日因病去世,享年80岁。 雷明珍离婚后日子一直不好过,靠自己养孩子,晚年身体也垮了。她去世时家里没啥值钱东西,子女给她立了个简单墓碑。她这辈子跟许世友的交集,算是她人生最大的起伏。孩子们后来在部队里发展得还行,有的还上了前线,这也多亏了许世友那八个字。

0 阅读:105

猜你喜欢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