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王震赤着脚蹲在凳子上,亲切地和乡亲们唠家常!王震这身打扮、这样的形象要多亲切有多亲切,坐在门口的同志,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墙上几个醒目的大红字,就是大家的力量源泉! 王震,1908年出生在湖南浏阳的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常光着脚跑田埂,风吹日晒练出一身硬骨头。1927年,他19岁,入了党,从此一头扎进革命里。长征路上,他扛着步枪,草鞋磨破脚底渗血,夹金山顶风雪交加,他搀着战友爬过去。抗日战争时,他在华北指挥部队,炮火连天,他蹲在战壕里看地图,带着战士们冲锋。解放战争,他在陕北黄土高原上骑马指挥,风沙眯眼也不退。 新中国成立后,他没闲着。1954年当铁道兵司令员,头戴草帽跑工地,丈量黎湛铁路线路,机器轰鸣中,他和工程师讨论怎么凿山开路。1956年,他转任农垦部部长,带着对土地的感情,又扑到荒野里。他的每一步,都踩在实干上,硬是把革命精神带进了建设年代。 1956年8月,黑龙江农场,太阳晒得地面发烫。王震一身旧衣,裤腿挽到膝盖,赤脚踩在土路上,手拿铁锹,和职工一起挖水渠。干完活,他甩掉手上泥巴,蹲在农家小院的矮凳上,膝盖顶着胸口,咧嘴笑着。那院子里,职工李大山坐在门口,灰布褂上补丁叠补丁,手里烟袋冒着青烟。墙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几个红字,醒目得很,像在给大伙儿鼓劲。 他走到田边,蹲下抓起土搓了搓,碎土从指缝掉下来。他又推开职工宿舍的门,探头看炕头冷冰冰,墙角裂着缝,眉头一皱,问随行的人:“冬天咋办?”听说烧煤还冷,他立马说:“得修房子,不能让大伙儿挨冻。”接着,他卷袖子招呼人清水渠淤泥,水流顺了,他才满意地擦汗。他的身影,瘦高却结实,蹲在那儿,和乡亲们没一点距离感。那年头,农村苦,衣服破,日子紧,可墙上的红字,像一股劲儿,撑着大家往前走。 王震接手农垦后,全国开荒热火朝天。1957年,他在黑龙江指挥职工翻土,黑土地露出头,几年后玉米大豆长满田。1958年,他跑新疆戈壁滩,风沙刮脸,他在卡车旁看地形,和技术员围着桌子讨论引水,棉田很快铺开。海南橡胶林里,他卷裤腿割胶,蹲下看胶液流得慢,琢磨怎么改工具。到1966年,全国荒地开垦超5500万亩,粮食产量蹭蹭涨,海南橡胶从几百吨跳到两万多吨。 他还抓教育,1959年在东北办农业学校,亲自检查设备,确保学生学真本事。调研时,他常席地而坐,和职工围一圈,风吹过田野,他用树枝在地上画农田布局。晚年,他退下来,1980年代在北京家里拄拐杖看农垦报告,手指划地图,念叨当年的事。1993年3月12日,他去世,85岁,走前说:“农垦是我一辈子的事业。”他留下的,是广袤农田和脚踏实地的劲头。黑龙江农场职工记得他赤脚干活,海南工人讲他改进工具的故事,他的名字刻在土地上。
1956年,王震赤着脚蹲在凳子上,亲切地和乡亲们唠家常!王震这身打扮、这样的形象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4-11 09:31:00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