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阻止我们与日本、韩国组建自贸区,表面上看像是给我们使了绊子,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事儿还真有点“因祸得福”的味道。最初,美国的意图可能确实是遏制我们,不让我们跟日韩走得太近,可时间一长,反倒帮了我们一把。 这事儿就像塞翁失马——美国当年搅黄中日韩自贸区,本想卡住中国脖子,结果反而让咱们跳出了“给日韩打工”的坑。要是当年自贸区真成了,中国说不定得憋屈好一阵子。 日韩那些高端技术攥得死死的,中国大概率只能当“世界工厂”的升级版——给他们组装手机屏幕、汽车零件,赚点辛苦钱。就像越南现在给美国当“代工厂”,表面出口额吓人,利润却薄得可怜。 结果呢,美国这一搅和,反而让中国走上了一条硬气的路。2012年自贸区谈判刚开始那会儿,中国高铁里程才1.9万公里,现在都4.8万公里了,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60%。为啥?因为没法靠日韩技术,只能自己啃硬骨头。 从CRH380A到复兴号,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硬生生把高铁技术从“外国专利墙”里杀了出来。要是当年自贸区建成,说不定咱们还在给日本新干线当“组装工”呢。 新能源产业更是典型。美国阻挠自贸区的那几年,中国光伏产业被欧美“双反”关税打得头破血流,结果反而倒逼出全球70%的光伏产能。比亚迪2025年纯电动车销量直接干翻特斯拉,靠的就是被美国封锁后的“背水一战”。要是当年自贸区让日韩电池技术长驱直入,中国车企可能还在给松下、LG打工,哪来的宁德时代、比亚迪? 国际空间站的事儿更绝。美国死活不让中国参与,结果咱们自己搞出了天宫空间站,现在都开始研究涡虫再生这种黑科技了。反观国际空间站,2030年就要退休,到时候近地轨道只剩中国的“天宫”孤零零转圈。这就像当年美国不让华为用安卓系统,结果鸿蒙系统反而成了全球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 最有意思的是半导体。美国越封锁,中国芯片出口额越涨——2024年突破万亿,同比增长20.3%。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量产,华为麒麟9000S芯片绕开EUV光刻机,靠的就是被逼到墙角后的绝地反击。要是当年自贸区让日韩半导体随便进来,中国芯片产业可能早就被三星、东芝“掐死在摇篮里”了。 再看高铁、新能源、空间站这些例子,你会发现一个规律:美国越封锁,中国越能在关键领域“憋大招”。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主角,被仇家打断经脉,反而悟出了更厉害的武功。当年美国逼日本签《广场协议》,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现在想故伎重演对付中国,结果反而激活了咱们的“内生动力”。 要是自贸区真建成了,中国可能会像墨西哥——给美国当“加工厂”,经济数据好看但利润被吸得精光。但现在呢?咱们高铁卖到欧洲,光伏板铺满中东,电动汽车碾压特斯拉,连空间站都成了国际科研新中心。美国这一折腾,反而让中国从“世界工厂”升级成了“全球创新中心”。 所以说,国家发展就像骑自行车,你越怕摔,反而越容易摔。当年美国那一脚“刹车”,看似要绊倒咱们,结果咱们反而踩得更快更远。现在回头看,还得“感谢”美国这一搅和——要是没这档子事,中国说不定还在给日韩当“高级打工仔”呢!
一文看懂中美关税战的背后: 简单地说,既然你不准我的商品卖到美国,那么我为什
【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