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比较普通的论调,说中国大一统后的中国思想家逐渐没有了,有人就装模作样解释,乱世出英雄,思想家也一样,太平盛世的人一般不会瞎想。 这基本上就是不了解中国文化思想史,要么就是近百年反思过度,眼睛变史盲,大脑变痴呆。 中国春秋战国以后一直到明代,可以说是三个大的分合为变,递过发展,螺旋上升,分即裂变的时候象春秋战国有诸子百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有玄学有道教、佛教发展,五代两宋有新儒家地域学统,合即聚变的时候汉代有刘安、董仲舒、贾谊、杨雄、王充,唐代有道教大宗师吕洞宾、司马承祯、杜光庭,佛教传入后唐朝佛教中国化,六祖慧能,坛经,道教、佛教构成中国宗教思想文化发展,与儒家构成所谓三教并存,所以,中国也根本就没有过绝对的思想统一和独尊,只能说汉代以后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的主导是儒家,儒家内圣外王主导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基本结构,也因此中华文明才连续发展大国文明主导东方影响世界,实际上宋朝以后的世界近代发展也是新儒家思想家开辟和奠基的。 尤其是宋代明代理学家、心学家以及明末清初大儒思想,构成中国近代变革文化,明后期心学、实学思想家科学家不是大统一时代的思想发展吗?看明后期的思想家思想和科学家贡献,那基本上已接近近代变革。不要以为近代文化是西来的,没有宋代发展到明代的文化、科技西去,西方是走不出中世纪的,中国没有宋明文化、科技奠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是没有自身文化衔接的,三民主义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中国近代文明因素发生最早,近现代历程最长最曲折,以至于中国人不认识宋代是近代的发生,元明是近代的发展和世界化扩散,只因清朝停滞倒退,没有直接发生科技、民主革命,而是元明世界化扩散后,西方学习发展发生质变后回荡中国,中国才在国内国际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民主革命,国人被清末这种状态下革命迷了眼,把1840年前都叫古代,大谬。秦汉是古典,隋唐是中古,宋以后至明是近代的旧体萌生发展,清是停顿,西方得隙可乘,但是,中国能革命成功,没有宋明的奠基,尤其是明末启蒙、实学思想奠基,假设以唐朝以前的社会条件受到西方工业革命后力量冲击,中国怕是不会发生革命走向共和,而是如奥斯曼土耳其一样解体,碎片化为多个国家,甚至南方数省也......因为广东的儒化是宋代以后的事,明朝岭南学派加强了广东文化的儒化,而云南一带充分中国化是明朝以后的事。
有一个比较普通的论调,说中国大一统后的中国思想家逐渐没有了,有人就装模作样解释,
大易春秋史学
2025-04-11 11:14:3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