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身价95亿的女富豪戴秀丽打开了一瓶9000元的红酒没喝完,竟因此就被

笑对的风雨 2025-04-11 11:43:44

2014年,身价95亿的女富豪戴秀丽打开了一瓶9000元的红酒没喝完,竟因此就被软饭男丈夫厌烦,决定要离婚。理由是:“我厌倦了挥金如土的生活” 1994年那年,戴秀丽不到三十岁,在哈尔滨一处防空洞里,铺起了第一块地砖。 那会儿没人看得上,这片潮湿封闭的“地下废品场”,她却在这里看出了“金矿”。 “地上抢不过别人,那我就往地下钻。”这话她自己说的。 几年后,“地下商城”成了热词,哈尔滨、沈阳、北京、天津,地下一层全是她人和集团的地盘。 20年不到,她成了黑龙江首富,身家95亿。 别人看她是商业奇才,是“地下女王”,她自己看自己——“穷怕了,命要自己改。” 可是风光背后,有个谁都没料到的隐线,那条线的名字叫霍肯。 这个名字听着就不中国,瑞典人,祖上是没落贵族,自己是个穷教书匠。 1991年,在英国剑桥的一场校友交流会上,他认识了戴秀丽。 当时她是带着采访任务,去进修英语的哈尔滨女记者,见谁都敢说话,一口东北腔加半吊子英音,听着怪但有劲儿。 霍肯被她吸引,是一眼认定的那种,两人谈了不到两年,结婚证办在了1993年。 那年回国,霍肯也跟着一块回来了。 戴秀丽创业的时候,霍肯就在她旁边,不吭声,公司没办公室,就帮她租;人和集团起步那会儿,他是英文合同的义务翻译,开会时递水倒茶也不觉得掉价。 有人说这瑞典男人太软,戴秀丽却说他“懂事”。 可生活里,霍肯一开始就看不惯她的“拼”。 “你别每顿饭都得上个龙虾鲍鱼,不是所有生意都靠请吃饭。”他这么说过。 戴秀丽回一句:“你不懂,在中国不吃饭就没生意。” 这样赢了太多回合,开地下商城时,许多人说这是烂项目,戴秀丽把北京地下商场,做到月租金1200元/平方米,别人来求着她加盟。 哈尔滨那边,直接一口气包了十几个地下通道,一线城市在地上抢,在地下吞。 戴秀丽开豪车,戴名表,住四层复式,有次还真把“北京地下空间的气流结构”,写进研究报告送进了政协会议上,有钱,还要“被看见”。 霍肯渐渐沉默,他的世界是简朴、克制、读书、跑步。 戴秀丽的世界是宴请、投资、应酬、疯狂圈地,他们越来越不像住在同一个时区的人。 爆发是在2014年,地点是三亚的一艘私人游艇。 那天是戴秀丽过50岁生日,请了一批政商名流,香槟、龙虾、空运海胆。 关键是那瓶红酒——9000元人民币一瓶的法国罗曼尼康帝,当晚她让人打开,说“随便喝”,结果喝两口就丢海里了。 霍肯愣了,“你知道那酒多少钱?你知道那酒的意义?”他问。 她冷笑:“这点钱你也心疼?” “不是钱,是态度。”霍肯眼里冒火,“你根本不尊重它,也不尊重我。” 这话像枪,击穿两人最后一层布,那天夜里,他收拾了行李,留了一封英文手写信,写的只有一句:“I can't live like this anymore.”(我不能再这样活下去了) 戴秀丽以为是吵架,没想到三天后,霍肯从律师那里发来离婚协议。 要的不多:一套小房子,100万英镑赡养费,别的都不要,还退回了她送的海景别墅,说:“我不靠别人养老。” 戴秀丽签了字,没哭,也没闹,只是那天晚上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抽了三支烟。 她突然觉得,这么多年拼来拼去,赢的是数字,输的是人心。 离婚后,没再露面,人和集团交给弟弟打理,她搬去了英国南部一个小镇,媒体再见她,是两年后的照片,一身素色长裙,在菜市场挑芦笋。 有记者问她:“还想再创业吗?” 她笑了笑:“现在我只想学会怎么把钱花明白。” 而霍肯,回到英国继续教书,兼职做公益辅导,他的学生说他“话不多,但眼里有光。”有媒体问他为什么不拿前妻的钱安度晚年,他说:“那是她的战场,我尊重,但不属于我。” 一个人拿命拼来亿万家产,另一个人只求一间能晒书的小屋。 这一段婚姻,就像两条轨道,本不该交集,强行并行了二十年,最后还是各归各路。 在一次回国演讲上,有人提起霍肯,戴秀丽说了句: “他是我人生里最清醒的人,我却最晚明白。” 参考资料: [1]《中国企业家》杂志,2015年第9期,“戴秀丽与人和时代”专访

0 阅读:0
笑对的风雨

笑对的风雨

笑对人生风雨